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泻千里

一泻千里

指江河的水势奔流直下。唐代李白《赠从弟宣州长史昭》诗:“长川豁中流,千里泻吴会。”后常用来比喻行文的笔调奔放,气势磅礴。明代王世贞《文评》:“方希直如奔流滔滔,一泻千里,而潆洄滉瀁之状颇少。”方希直:方孝孺,字希直。亦作“一泻百里”。唐代韩愈《贞女峡》诗:“悬流轰轰射水府,一泻百里翻云涛。”


述补 ①形容江河水势奔流直下。语本唐·李白《赠从弟宣州长史昭》诗:“长川豁中流,千里泻吴会。”张贤亮《河的子孙》:“河流在冲决了一道道拦障之后会又恢复常态,~——水仍然是水。”②形容事物发展迅速。杨朔《百花山》:“这以后,革命部队真是~,到一九四九年初,便进入北京了。”③比喻文章气势奔放、流畅。明·王世贞《文评》:“方希直如奔流滔滔,~,而潆洄祇侂颇少。”△褒义。也作“一泻百里”、“一泻万里”。


【词语一泻千里】  成语:一泻千里汉语词典:一泻千里

猜你喜欢

  • 留徐榻

    源见“陈蕃榻”。谓礼迎嘉宾。明李东阳《夜泊徐州怀陈秋官宗器》诗:“十年尚记留徐榻,半夜虚回访戴舟。”

  • 许氏评

    同“许劭月旦”。唐李商隐《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》:“幸藉梁园赋,叨蒙许氏评。”

  • 山公鉴裁

    同“山公藻鉴”。金蔡松年《永遇乐》词:“山公鉴裁,水曹诗兴,功业行飞霄汉。”

  • 桃潭春水

    同“桃花潭水”。柳亚子《赠澄之两截句》:“更忆嘉陵江上别,桃潭春水系人思。”

  • 贫居闹市无人问,富在深山有远亲

    穷人家住闹市也无人过问,富人即使住在深山里也有远房亲戚来拜访。 古代谚语。形容世态炎凉,人情趋附。语出《事林广记前集.通用警语》:“贫居闹市无相识,富在深山有远亲。”宋.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:“贫

  • 秋思莼鲈

    见“莼羹鲈脍”条。见“秋风莼鲈”。[例]离家渐久,~,乃人之常情。

  • 彭聃夭

    源见“庄叟彭殇”。聃,指老子,相传其寿极长。后以“彭聃夭”表示寿夭生死皆虚幻。晋孙楚《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》:“莫大于殇子,彭 聃犹为夭。”

  • 崩城

    源见“杞妇崩城”。形容至哀之哭感天动地。《后汉书.袁绍传》:“绍上书曰:‘臣闻昔有哀叹而霜陨、悲哭而崩城者。’”三国 魏曹植《求通亲亲表》:“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,譬人之情不能动天。崩城陨霜,臣初

  • 一枝仙桂

    同“仙桂”。唐褚载《贺赵观文重试及第》诗:“一枝仙桂两回春,始觉文章可致身。”

  • 硕人

    《诗经.卫风.考槃》:“考槃在涧,硕人之宽。独寐寤言,永矢拂过。”唐.孔颖达疏:“诸言硕人者,《传》皆以为大德之人。”《诗.卫风.考槃》中以硕人比喻盛德之人。后遂用为咏贤者之典。唐.张九龄《商洛山行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