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胠箧”。指小偷。丘复《迁居之夕被窃有作》诗:“何来胠箧儿,眈眈实虎视。”【词语胠箧儿】 汉语大词典:胠箧儿
同“方丈”。汉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滥瀛洲与方壶,蓬莱起中央。”清金农《龙涎香二首寄吴秀才焯厉孝廉鹗》诗之二:“方壶岛客渺难逢,一饼凄凉话故宫。”【词语方壶】 汉语大词典:方壶
同“东家子”。明 孙仁孺《东郭记.绵驹》:“乡闾辈,更谁将古道夸,盼东墙处子搂来嫁。”【词语东墙处子】 成语:东墙处子汉语大词典:东墙处子
源见“楚弓楚得”。谓虽有所失而利不外溢。唐李白《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》:“收遗簪于少原,念亡弓于楚泽。”
止:归宿。指学习的目的性。 知道学习目的之所在,然后语言行动有一定的方向;言行有了一定的方向,然后心志能够清静,不胡思乱想;心志清静了,然后能安宁闲适,不烦不躁;安宁闲适了,然后能虑周详,瞻前顾后;
晋.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五:“羊祜年五岁时,令乳母取所弄金镮。乳母曰:‘汝先无此物。’祜即诣邻人李氏东垣桑树中探得之。主人惊曰:‘此吾亡儿所失物也。云何持去!’乳母俱言之,李氏悲惋。时人异之。”《晋书.
源见“白驹过隙”。慨叹光阴易逝,人生短暂。宋陆游《次韵范参政书怀》之九:“百年过隙古所叹,众口铄金胡不归?”
源见“扪虱而谈”。形容谈论者放达不羁。清石韫玉《折桂令.自题归来图》套曲:“一个个妙计屠龙,雄谈扪虱,壮志闻鸡。”
汉.应劭《风俗通议》下卷:“百里奚为秦相,堂上作乐,所赁澣(音huàn,洗)妇,自言知音。呼之,搏髀援琴,抚絃而歌者三。其一曰:‘百里奚,五羊皮,忆别时,烹伏雌,炊扊扅(音yǎn yí,门栓),今日富
原比喻徒具虚名,而于实际并无补益;后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。卢毓(?-257年),字子家,涿郡涿(今河北涿县)人。东汉末,以才学见称于世,初应曹操之聘为丞相法曹议令史,入魏为吏部郎。明帝曹睿时迁侍中,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