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三衅三浴

三衅三浴

再三熏香沐浴,形容对人的礼遇和尊重。《国语.齐语》:“(鲁)庄公将杀管仲,齐使者请……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,齐使受之而退。比至,三衅三浴之。”韦昭注:“以香涂身曰衅,亦或为熏。”唐代韩愈《答吕毉山人书》:“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。”


并列 衅,以香料涂身或薰身。浴,沐浴。再三薰身与沐浴。古代一种礼遇,表示对人尊重。语出《国语·齐语》:“庄公将杀管仲,齐使者请曰:‘寡君欲以亲为戮。若不生得,以戮于群臣。犹未得请也,请生之。’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,齐使受之而退。比至,三衅三浴之,桓公亲迎之于郊,而与之坐而问焉。”亦表示郑重其事。宋·黄庭坚《元勋字序》:“有居成功之心则不达,自智而敖不能则不达,故~之,而字之曰:‘不伐’。”△褒义。用于人际关系以礼相待方面。→打拱作揖 必恭必敬 ↔视若无人。也作“三沐三薰”、“三沐三熏”、“三薰三沐①”、“三浴三薰”。


【词语三衅三浴】  成语:三衅三浴汉语词典:三衅三浴

猜你喜欢

  • 剑气射天

    同“剑气凌云”。唐刘希夷《将军行》:“剑气射云天,鼓声振原隰。”

  • 狗尾续

    同“狗尾续貂”。陈毅《南乡子.日内瓦十四国会议协签字》词:“紫貂不用狗尾续,堪说。美军应从远东撤。”

  • 羊枣昌歜

    《孟子.尽心下》:“曾晳嗜羊枣,而曾子不忍食羊枣。”《左传.僖公三十年》:“冬,王使周公阅来聘,飨有昌歜。”又《韩非子.难四》:“屈到嗜芰,文王嗜昌蒲葅,非正味也,而二贤尚之,所味不必美。”按,羊枣,

  • 豺狼横道

    西汉京兆尹孙宝在立秋那天,任命手下一位刚直不苟的官吏侯文担任京都东部地区的督邮,负责督察纠举所属各县违法奸邪之事。孙宝告诫侯文说:“现在天高气爽,正是鹰隼搏击狐兔之际,应严肃法纪,铲除邪恶,你所属各部

  • 高不成低不就

    明.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十七:“过善只因是个爱女,要觅个?嗻女婿为配,所以高不成,低不就,拣择了多少子弟,没个中意的,蹉跎至今。”此典多用于婚姻问题的举棋不定,高贵人家攀不上,低下人家又看不中。也指大

  • 揭箧探囊

    源见“胠箧”。指偷盗。《旧唐书.酷吏传序》:“今夫国家行斧钺之诛,设狴牢之禁以防盗者,虽云固矣,而犹逾垣掘冢,揭箧探囊,死者于前,盗者于后,何者?”见“揭箧担囊”。《旧唐书·酷吏传序》:“今夫国家行斧

  • 口若悬河

    亦作“口似悬河”、“口如悬河”。比喻能言善,讲话滔滔不绝。后也含华而不实,夸夸其谈之意。典出晋郭象事迹。郭象(?-312年),字子玄,河南(今河南洛阳)人,西晋著名哲学家,曾官至黄门侍郎、太傅主簿。郭

  • 青门灌圃

    源见“东陵瓜”。指退官归隐的田园生活。清顾炎武《酬程工部先贞》诗:“绵上耕山日,青门灌圃时。”

  • 盈虚悟翟公

    源见“门可罗雀”。谓感悟世态炎凉。唐王適《蜀中言怀》诗:“老少悲颜驷,盈虚悟翟公。”

  • 无稽之谈

    参见:无稽之言偏正 稽,考查。毫无根据的言论。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无稽之言勿听。”清·壮者《扫迷帚》23回:“愚民听信~,以致自取其祸,可为浩叹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毫无根据的言论方面。→耳食之谈 道听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