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不出户而知天下

不出户而知天下

不出门能知天下之事。 形容人的知识渊博。语出《老子》四七章:“不出户,知天下。”《淮南子.主术训》:“百步之外,天下之物无不通者,其灌输之者大,而斟酌之者众也。是故不出户而知天下,不窥牖而知天道。”《韩诗外传》卷三:“昔者不出户而知天下,不窥牖而见天道者,非目能视乎千里之前,非耳能闻乎千里之外,以己之度度之也,以己之情量之也。”汉.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不出户而知天下兮,何必历远以劬劳?”宋.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丙编卷一:“人主以一身立乎巍巍之上,以一心运乎茫茫之中,不出户而知天下,不下堂而理四海。”《宋史.卓行传.徐积》:“客从南越来,积与论岭表山川险易,镇戍疎密,口诵手画,若数一二。客叹曰:‘不出户而知天下,徐公是也。’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弄瓦之喜

    详见“弄瓦”条。偏正 瓦,古代妇女纺织用的纺砖。旧时称生女孩为“弄瓦之喜”。语本《诗经·小雅·斯干》:“乃生女子,载寝之地,载衣之裼,载弄之瓦。”[例]他家媳妇生了个千金,许多亲友都来祝贺这“~”。△

  • 压线为人

    同“为人作嫁”。刘谦《寄友人北京同纯根韵》:“压线为人徒自苦,弹冠笑我不如闲。”

  • 味外味

    唐.司空图《司空表圣文集》二《与李生论诗书》:“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。”又云:“倘复以全美为工,即知味外之旨矣。”唐.司空图在谈到关于诗的体会时,用“味”来表达诗所蕴含的情趣意境给人的感受,即

  • 峄阳桐

    同“峄阳孤桐”。唐李商隐《今月二日复五言四十韵诗献上》:“含霜太山竹,拂雾峄阳桐。”【词语峄阳桐】   汉语大词典:峄阳桐

  • 攀轮

    同“攀车”。王闿运《哀江南赋》:“阳沉掩幕,雨泣攀轮。”【词语攀轮】   汉语大词典:攀轮

  • 舌下齐城

    《汉书.蒯通传》:“(韩信)闻汉王使郦食其说下齐,信欲止。通(蒯通,范阳人,为足智多谋之士)说信曰:‘将军受诏击齐,而汉独发间使下齐,宁有诏止将军乎?何以得无行!且郦生一士,伏轼掉三寸舌,下齐七十余城

  • 辨鳦鸿

    源见“越凫楚乙”。比喻各执一词,互相争辩。清钱谦益《己巳八月待放归田感怀述事》诗之二:“唐麻感激排狐鼠,汉党分明辨鳦鸿。”

  • 辞不达意

    同“辞不达义”。宋罗烨《醉翁谈录.崔木因妓得家室》:“但恐小子不才,辞不达意。”见“词不达意”。《两地书·许广平〈致鲁迅十一〉》:“学作文时,总患~,能达意矣,则失之冗赘。”【词语辞不达意】  成语:

  • 胶牙饧

    南朝梁.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……进屠苏酒、胶牙饧。”又引晋.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胶牙者,盖以使其牢固不动。”胶牙饧,即麦芽糖。唐.白居易《长庆集》五四《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

  • 慈母断织

    源见“孟母断机”。颂扬母教。清钱谦益《湖广按察司提学佥事严嘉宾授奉政大夫制.母俞氏加赠宜人》:“惟孝子循陔之慕,奉以终身;则慈母断织之名,垂于没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