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不喑不聋,不成姑公

不喑不聋,不成姑公

汉.刘熙《释名.释首饰》引俚语曰:“不喑不聋,不成姑公。”

南史.庾仲文传》作“不痴不聋,不成姑公。”

隋书.长孙平传》:“鄙谚曰:‘不痴不聋,未堪作大家翁。”

这个俗谚的意思是说,做公婆的对于小俩口之间发生的矛盾,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尽量装聋作哑,不要认真,少干预。

资治通鉴.唐代宗大历二年》:“(郭)子仪闻之,囚暧,入待罪。上曰:‘鄙谚有之:“不痴不聋,不作家翁。”儿女子闺房之言,何足听也。’子仪归,杖暧数十。”


【词语不喑不聋,不成姑公】  成语:不喑不聋,不成姑公汉语词典:不喑不聋,不成姑公

猜你喜欢

  • 怙恶不悛

    原作“长恶不悛”。形容一贯作恶,不肯悔改。公元前720年,郑庄公以与周王室发生战争而要求和陈国和好。陈桓公予以拒绝。执政大夫公子佗劝他,亲近贤人,和睦邻国,是国家的珍宝。您应该答应郑国的和好要求。陈桓

  • 一梦成炊黍

    同“一觉黄粱熟”。宋吴文英《杏花天.重午》词:“幽欢一梦成炊黍。”

  • 诗禅

    宋.苏轼《夜直玉堂携李之仪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》:“暂借好诗消永夜,每逢佳处辄参禅。”宋代诗风,喜以诗谈佛家阐理,又以禅而喻诗评诗。“诗禅”指以佛家之禅理入诗。后因用以喻写诗谈禅。元.乔吉《正宫.绿

  • 赵高谋李斯

    《史记.李斯列传》:“赵高常侍中用事,事皆取决于赵高。……赵高待二世方燕乐,妇女居前,使人告丞相:‘上方闲,可奏事。’丞相至宫门上谒,如此者三。二世怒……”“二世已前信赵高,恐李斯杀之,乃私告赵高。高

  • 多乎哉,不多也

    多:指多能,犹言技艺全面。 原意是说君子人能干各种技艺吗?不会的。语出《论语.子罕》:“子闻之,曰:‘太宰知我乎?吾少也贱,故多能鄙事。君子多乎哉?不多也。’”后“多”由“多能”之“多”演变为一般数

  • 贯虱心

    源见“精贯虱心”。形容功力深厚,射技精湛。宋刘克庄《观射》诗:“各自分牛脔,何曾贯虱心?”

  • 杭苇

    同“航苇”。清周之琦《好事近.舆中杂书所见》词之一:“杭苇岸才登,行人乱峰层碧。十里平沙浅渚,又渡头人立。”

  • 一牛鸣地

    同“一牛吼地”。清钱谦益《山庄八景诗.锦峰晴晓》序:“其旁有锦峰书院,去山庄一牛鸣地。”见“一牛吼地”。清·金农《僦居玉溪赠无闷讲师精蓝》:~时相见,双树影堂还结缘。【词语一牛鸣地】  成语:一牛鸣地

  • 焚林之求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阮瑀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文士传》曰:“太祖雅闻瑀名,辟之,不应,连见偪(逼)促,乃逃入山中。太祖使人焚山,得瑀,送至,召入。”三国时,曹操极为重视发现并使用人才。他听说阮瑀才能出众,就想聘

  • 萁豆炊

    同“萁豆相煎”。陈毅《‘七七’五周年感怀》诗:“国中忍见儿皇立,朝内惟谋萁豆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