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人:居于郊野之人。 这不是君子的语言,而是齐国东鄙野人之语。 表示语言无稽,不足征信。语出《孟子.万章上》:“咸丘蒙问曰:‘语云,盛德之士,君不得而臣,父不得而子。舜南面而立,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
一天比一天谨慎。 表示言行检点,翼翼小心。语出《韩诗外传》卷八:“昨日何生?今日何成?必念归厚,必念治生。日慎一日,完如金城。”《后汉书.光武纪上》:“惟诸将业远功大,诚欲传于无穷,宜如临深渊,如履
不以巧伪与世俗周旋,保持高尚的节操。此处“拙”是拙于应世的意思。晋代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诗:“开荒南野际,守拙归园田。”【词语守拙】 汉语大词典:守拙
凭恃君主的信宠,身居高位而不尽职。《孝经.谏诤章》:“臣不可以不争於君”。孔安国传:“事君之礼,值有其非,则必犯颜以道谏争,而三谏不纳,则奉身以退,有匡正忠,无阿顺从,良臣节也。若乃见可谏而不谏,曰之
晋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以重阳相会,登山饮菊花酒,谓之登高会,又云茱萸会。”南朝 梁吴均《续齐谐记.重阳登高》:“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。长房谓曰:‘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,宜急去,令家人各作绛囊,盛茱萸以
源见“维絷”。表示挽留人才。晋殷仲文《解尚书表》:“既惠之以首领,复引之以絷维。”【词语絷维】 汉语大词典:絷维
同“刀买犊”。宋王楙《六州歌头.上广西张帅》词:“刀换犊,戈藏革,士休营。”
见“知其一,不知其二”。【词语只知其一,未知其二】 成语:只知其一,未知其二汉语大词典:只知其一,未知其二
辞人:原指汉代善于作辞赋的文人。后也泛指擅长韵文(包括诗词歌赋)创作的人。辞,亦作“词”。赋:一种文体。丽:指辞采华丽。以:连词,犹“而”。淫:奢靡,浮夸。 意谓辞人创作的赋词藻华丽而流于浮夸。语出
源见“洛阳纸贵”。形容作品受到欢迎,广为流传。唐元稹《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榜后相贺》:“都中纸贵流传后,海外金填姓字时。”见“洛阳纸贵”。【词语都中纸贵】 成语:都中纸贵汉语大词典:都中纸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