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东床坦腹

东床坦腹

源见“坦腹东床”。代指女婿。《隋唐演义》六回:“我是李府中小姐的保母,因老爷、夫人要聘公子东床坦腹,但我家小姐……誓愿嫁一个善武能文、足智多谋的奇男子。”


见“东床快婿”。陶贞怀《天雨花》:“此人名唤礼乾身,两榜出身新翰苑,是我~人。”


【典源】 晋·王隐《晋书》:“王羲之幼有风操。郗虞卿闻王氏诸子皆俊,令使选婿。诸子皆饰容以待客,羲之独坦腹东床,啮胡饼,神色自若。使具以告。虞卿曰:‘此真吾子婿也。’问为谁,果是逸少,乃妻之。” 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郗太傅在京口,遣门生与王丞相书,求女婿。丞相语郗信:‘君往东厢,任意选之。’门生归,白郗曰:‘王家诸郎,亦皆可嘉,闻来觅婿,咸自矜持。唯有一郎,在床上坦腹卧,如不闻。’郗公曰:‘正此好!’访之,乃是逸少,因嫁女与焉。”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,年轻时即很有风度,太尉郗鉴听说王家的子弟都很俊雅,派门生去王家,请求选一女婿,王丞相对郗的门生说:“你可以去东厢,随意挑选。”王家子弟听说郗家来人选婿,都整理衣饰来待客,只有王羲之一个人袒露肚腹在东床上,吃着胡饼,神色坦然自若。门生回去告诉郗鉴:“王家各位子弟,都很好,听说来选婿,都有些拘谨,只有一青年人,在床上袒腹卧,好像没听见。”郗鉴说:“这人正可做我的女婿啊。”于是将女儿嫁给王羲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借称女婿; 或指选婿。

【典形】 登床婿、东床、东床腹、东坦、腹坦、露腹、坦腹、坦腹东床、坦卧东床、王郎坦腹、床东卧、羲之当妙选、东床人、选床。

【示例】

〔登床婿〕 清·唐孙华《赠曹浩修学博》:“郗公自爱登床婿,宁氏群推应宅甥。”

〔东床〕 唐·杜甫《哭王彭州抡》:“北部初高选,东床早见招。”

〔东床腹〕 唐·白居易 《和梦游春诗》:“既倾南国貌,遂坦东床腹。”

〔东坦〕 宋·许月卿《挽妹婿汪三午》:“九京逢桂老,东坦愧羲之。”

〔腹坦〕 明·汤显祖《南柯梦记》:“真罕,一霎儿向宫闱腹坦。”

〔露腹〕 宋·张咏《馆中新蝉》:“脱尘还与此仙游,露腹何妨近品流。”

〔坦腹〕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》:“你和他好友,借重你商量,要他坦腹不须强项。”

〔坦腹东床〕 唐·李白《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》:“坦腹东床下,由来志气疏。”

〔王郎坦腹〕 宋·黄庭坚《博士王杨休》:“王郎坦腹饭东床,太官分物来妇翁。”

〔卧床东〕 元·萨都拉《送外舅慎翁之燕京》:“晋府旧臣还塞北,星门娇客卧床东。”

〔羲之当妙选〕 唐·李商隐《寄太原卢司空》:“羲之当妙选,孝若近归宁。”


【词语东床坦腹】  成语:东床坦腹汉语词典:东床坦腹

猜你喜欢

  • 邛关九折

    源见“王尊叱驭”。借指极险之路。唐 辛常伯《军中行路难》诗:“邛关 九折无平路,江水双源有急流。”

  • 鸿消鲤息

    源见“雁足书”、“鱼传尺素”。谓断绝音信。亦指死。清 陈裴之《香畹楼忆语》:“余方凄感欲绝,鸿消鲤息,洵有如姬所云者乎!”【词语鸿消鲤息】  成语:鸿消鲤息汉语大词典:鸿消鲤息

  • 天赋

    指天所赋与人们的才能。《旧唐书.僖宗纪》:河中节度使王重荣,神资壮烈,天赋机谋。”【词语天赋】   汉语大词典:天赋

  • 剑履上殿

    《后汉书.董卓传》:“寻进卓为相国,入朝不趋,剑履上殿。”谓经帝王特许,重臣上朝时可以不解剑、不脱履,表示殊荣。主谓 帝王特准大臣挂着剑、穿着鞋走上殿堂。形容对其待遇特别优厚。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

  • 浑俗和光

    同“和光同尘”。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一本二折:“俺先人甚的是浑俗和光,真一味风清月朗。”并列 不露自己锋芒,与众人混同。语本《老子》:“和其光,同其尘。”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1本2折:“俺先人甚的,是~

  • 靡靡之乐

    《韩非子.十过》:“乃召师涓,令坐师旷之旁,援琴鼓之。未终,师旷抚止之,曰:‘此亡国之声,不可遂也。’平公曰:‘此道奚出?’师旷曰:‘此师延之所作,与纣为靡靡之乐也。’”靡靡:柔弱,委靡不振。原以“靡

  • 诚悬笔谏

    诚悬,唐柳公权之字。柳公权借谈书法向皇帝进谏。后以此典赞誉刚正不阿,直言善谏。柳公权(778-865年)字诚悬,京兆华原(今陕西耀县)人,著名书法家。历仕穆、敬、文、武、宣诸朝,官至太子少师,封河东郡

  • 吹笙伊洛

    源见“王乔控鹤”。用写神仙风度。唐 鲍容《和王璠侍御酬友人赠白角冠》诗:“好见吹笙伊 洛上,紫烟丹凤亦相随。”

  • 喻蜀

    《史记.司马相如传》:“相如为郎数岁,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焚中,发巴蜀吏卒千人,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,用兴法诛其渠帅,巴蜀民大惊恐。上闻之,乃使相如责唐蒙,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。”汉武帝时,先使中郎将唐

  • 雉车

    晋.萧广济《孝子传》:“萧芝至孝,除尚书郎,有雉数十头,饮啄宿止。当上直,送至歧路,下直入门,飞鸣车侧。”(引自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)尚书郎萧芝至孝,有雉鸣车侧。“雉车”遂成为称颂“郎官”的典故。唐.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