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两部鼓吹

两部鼓吹

南齐书.孔稚珪传》:“稚珪风韵清疏,好文咏,饮酒七八斗。……不乐世务,居宅盛营山水,凭机独酌,傍元杂事。门庭之内,草莱不剪,中有蛙鸣,或问之曰:‘欲为陈蕃手?’稚珪笑曰:‘我以此当两部鼓吹,何必期效仲举。’”

东汉陈蕃年少时,独处一室,庭院芜秽,常不清扫,陈为人方峻疾恶,在郡为官,不待宾客,常喜雅静自适。孔稚珪不剪庭中草莱,以蛙鸣自适,这种清雅恬淡性格与陈蕃相近。

鼓吹,指古时仪仗乐队的乐器合奏。后因以“两部鼓吹”比喻蛙鸣,以“蛙吹”又可比喻乐声合鸣。

唐.韦庄《夏夜》诗:“蛙吹鸣还息,蛛罗灭又光。”


偏正 本指有坐、立两部乐队演奏的乐曲。后也用以比喻蛙鸣。《南齐书·孔稚珪传》:“稚珪风韵清踈……门庭之内,草莱不剪,中有蛙鸣,或问之曰:‘为陈蕃乎?’稚珪笑曰:‘我以此当~,何必期效仲举?’”△多用于音乐方面。


【典源】《南齐书·孔稚珪传》:“稚风韵清流,好文咏,……不乐世务,居宅盛营山水,凭机独酌,傍无杂事。门庭之内,草莱不剪,中有蛙鸣,或问之曰:‘欲为陈蕃乎?’稚珪笑曰:‘我以此当两部鼓吹,何必期效仲举?’”《南史·孔珪传》亦载,后有“王晏尝鸣鼓吹候之,闻群蛙鸣,曰:‘此殊聒人耳。’珪曰:‘我听鼓吹,殆不及此。’晏甚有惭色。”

【今译】 南齐孔稚珪风韵清雅疏放,喜好诗文,对世事俗务不感兴趣,在住宅周围营造山水园林,倚案独酌。他的庭院里杂草丛生,不加修剪,中间常有蛙鸣。有人问他:“你是想学陈蕃 (字仲举) 吗?”稚珪笑着回答:“我只是把它们当作两部奏鼓吹的乐队,何必去效仿陈蕃?”有一次,王晏前来探访,奏着鼓乐。王晏听到庭院中蛙鸣,就说:“这太刺耳了。”稚珪却说:“我听所奏的鼓乐,恐怕还不如蛙鸣呢。”参见 〖陈蕃扫一室〗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闲居自乐;也用以咏蛙鸣。

【典形】 鼓吹蛙、鼓奏鸣蛙、两部鼓吹、两部蛙、蛙成部、蛙吹、蛙鼓、蛙两部、蛙声为鼓乐、舞两蛙、一部鼓吹、一部蛙鸣、鼓吹池中蛙、春雨一池蛙、乱蛙成两部、群蛙鼓吹、蛙能鼓吹、秋蛙一部。

【示例】

〔鼓吹蛙〕 宋·梅尧臣《次韵和刘原甫紫微》:“所居汴水近,未有鼓吹蛙。”〔鼓奏鸣蛙〕 元·张可久《折桂令·幽居》:“画列青山,裀铺细草,鼓奏鸣蛙。”

〔两部鼓吹〕 宋· 陆游《久雨排闷》:“老盆浊酒且复醉,两部鼓吹方施行。”

〔两部蛙〕 宋·陆游《示客》:“一点昏灯两部蛙,客来相对半瓯茶。”

〔蛙成部〕 宋·张孝祥《东坡》:“暗井蛙成部,荒祠鸟作窠。”

〔蛙吹〕 清·唐孙华《长夏闲居杂感》:“笔苦蝇萦思变掷,草供蛙吹不须删。”

〔蛙鼓〕 清·朱彝尊《初夏》:“早有田田青荷叶,占断板桥西路。听半部新添蛙鼓。”

〔蛙两部〕 宋·苏轼《赠王子直秀才》:“水底笙歌蛙两部,山中奴婢橘千头。”

〔蛙声为鼓乐〕 唐·张祜《题李戡山居》:“自以蛙声为鼓乐,聊将草色当屏风。”

〔舞两蛙〕 宋·张元干 《次友人书怀》:“将军未报歌三箭,乐府徒传舞两蛙。”

〔一部鸣蛙〕 宋·黄庭坚《次韵黄斌老晚游》:“万竿苦竹旌旗卷,一部鸣蛙鼓吹秋。”


【词语两部鼓吹】  成语:两部鼓吹汉语词典:两部鼓吹

猜你喜欢

  • 阳馆

    《尸子.君治》:“黄帝曰合宫,有虞氏曰总章,殷人曰阳馆,周人曰明堂,此皆所以名休其善也。”殷人称天子听政之所。后亦泛指帝王听政之所。唐陈子昂《申宗人冤狱书》:“今陛下方御宝图,以临阳馆。”【词语阳馆】

  • 斩画工

    晋.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二:“元帝(汉元帝刘奭)后宫既多,不得常见,乃使画工图形,案图召幸之。诸宫人皆赂画工,多者十万,少者亦不减五万。独王嫱不肯,遂不得见。匈奴入朝,求美人为阏氏(音yān zhī,汉

  • 登徒子

    战国楚.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:“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,短宋玉曰:‘玉为人体貌闲丽,口多微(妙也)辞,又性好色,愿王勿与出入后宫。’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,玉曰:‘……(先叙说己之不好色后)登徒子则不然,其

  • 门间半面人

    源见“半面不忘”。只瞥见一面的人。用以形容人聪明强识。宋陈师道《寄单州张朝请》诗:“平生天上张公子,尚记门间半面人。”

  • 国棋

    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.语资》:“一行公不解弈,因会燕公宅,观王积薪棋一局,遂与之敌,笑谓燕公曰:‘此但争先耳,若念贫道四句乘除语,则人人为国棋。’”后因以“国棋”称誉棋艺高超者。宋刘克庄《贺新郎.傅相生

  • 冲天翼

    源见“一鸣惊人”。比喻施展抱负并做出惊人业绩的人。前蜀贯休《遇叶进士》诗:“自愧龙钟人,见此冲天翼。”【词语冲天翼】   汉语大词典:冲天翼

  • 寓目

    注目,看到的意思。《左传.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子玉使斗勃请战,曰:‘请与君之士戏,君冯轼而观之,得臣与寓目焉。’”得臣:子玉的名。冯:通“凭”,【词语寓目】   汉语大词典:寓目

  • 出岫无心

    晋陶潜《归去来辞》:“云无心以出岫,鸟倦飞而知还。”谓云离开山洞本无心意。后以“出岫无心”谓顺随自然。宋 张抆《踏莎行》词:“出岫无心,为霖何意。都缘行止难拘系。”宋张炎《如梦令.浦明行径》词:“出岫

  • 淡乎寡味

    南朝.梁.钟嵘《诗品序》(卷上):“永嘉时贵黄老,稍尚虚谈。于时篇什,理过其辞,淡乎寡味,爰及江表,微波尚传,孙绰、许询、桓庚诸公诗,皆平典似道德论,建安风力尽矣。”原指晋怀帝时尊崇道家,文风追求玄理

  • 惟有读书高

    明.柯丹邱《荆钗记.会讲》:“世上万般皆下品,思量惟有读书高。”古人极端重视读书,认为只此一条路才是进取之途,才是高尚的行径;同时对于其他的行道都持轻视的态度。后用为重视读书求学问之语。明.范受益《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