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

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

史记.项羽本纪》:“(按:以下所引为鸿门宴上事)沛公已出,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。沛公曰:‘今者出,未辞也,为之奈何?’樊哙曰:‘大行不顾细谨(大行,重大的行动;细谨,指细微谨慎小的礼节),大礼不辞小让(大礼,本指隆重的礼仪,此当亦指大的行动;小让,小的指责)。如今人方为刀俎(俎,音zǔ,切肉用的砧板;人为刀俎,是指楚项好比刀俎,正准备宰割),我为鱼肉(指汉刘是被切割的对象),何辞为。’于是遂去。”

樊哙在关键时刻审时度势敦促刘邦,必须当机立断,赶快逃离虎口,不能优柔寡断,囿于小礼而束手就擒。刘邦接受了樊哙的建议,于是不辞而别,逃归霸上。后因用以比喻说明自己一方处于被人宰割的被动处境。

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五《放怀亭独立有感》诗:“委肉本知居几上,剪翎何恨著笼中。”前句即化用此典。


其他 比喻人家掌握生杀大权,自己处于被任意宰割的地位。语本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如今人方为刀俎,我为鱼肉。”朱道南《在大革命的洪流中·从武昌到广州》:“还不是~,寄人篱下的日子究竟到什么时候为止?”△多用于描写处境被动,随时可能被害。→任人宰割 任人摆布


【词语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】  成语: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汉语词典: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京望重两并州

    《后汉书.郭丹传》:“郭丹字少卿,南阳穰人也。……有清名。……大司马吴汉辟举高第,再迁并州牧,有清平称。……”《后汉书.郭伋传》:“郭伋字细侯,茂陵人也。建武时调伋为并州牧。”后汉时,郭丹、郭伋都曾任

  • 口如悬河

    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赏誉》:“王太尉云:‘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,注而不竭。’”后因以“口如悬河”形容人能言善辩,滔滔不绝。《警世通言.钝秀才一朝交泰》:“德称口如悬河,宾主颇也得合。”见“口若悬

  • 东阳瘦损

    同“东阳销瘦”。宋 周格非《绿头鸭》词:“须知道,东阳瘦损,不为伤春。”

  • 蜂房不容鹄卵

    蜂的巢房难容天鹅蛋。比喻小形不足以包大体。《淮南子.汜论训》:“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鲔,蜂房不容鹄卵,小形不足以包大体。”牛蹄之涔:牛蹄迹的水洼。涔:雨水。鳣( ㄓㄢ zhān 毡):一说鲟鳇鱼。鲔(

  • 凿坏而遁

    源见“颜阖逾墙”。谓逃禄隐居。《老残游记》二回:“试问,与那凿坏而遁、洗耳不听的有何分别呢?”连动 坏,通“培”、“坯”,屋的后墙;遁,逃走,隐藏。隐居不仕。语本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颜阖,鲁君欲相之

  • 子虚乌有

    子虚:空虚;不真实。乌有:哪有,没有。后以此典指假设虚构;或形容不存在、没有之事。此典指司马相如借空虚没有而假托之事,写成《子虚赋》,意在讽谏。司马相如以“子虚”为空言虚语,是为称说楚国之美;“乌有先

  • 无官一身轻

    宋.苏轼《贺子由生第四孙》诗:“无官一身轻,有子万事足。”意谓除去官职后一身轻快,系旧时官僚卸任后的自慰之语。清.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七回:“交卸之后,又在长沙住了些时。常言道:‘无官一身轻’,

  • 鸡犬飞升

    同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。讽喻小人仗势发迹。清黄遵宪《游箱根》诗之四:“鸡犬亦飞升,熊鱼得所欲。”【典源】 汉·王充《论衡·道虚》:“淮南王学道,招会天下有道之人,倾一国之尊,下道术之士。是以道术之士

  • 一琴一鹤

    赵抃(biàn变)匹马入蜀事。赵抃(1008-1084年)衢州西安(今浙江衢县)人,字阅道,号知非子。仁宗景祐进士。仕州县,以治绩召为殿中侍御史。出知睦州,移梓州路转运使,改益州。巡察所属州县,考核官

  • 君子不以言举人

    君子不因为有些人话说得好就选拔他。 表示看人不能只看他的言论,还要看他的实际表现。语出《论语.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君子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’”明.徐咸《西园杂记》卷下:“迹其所为,负心忍国,与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