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

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

人:指贤人。云:句中助词。亡:失去,奔亡。殄瘁:病困。 贤人丧亡,国事危殆。 旧时多用于怀念所谓身系国家安危的贤人。语出《诗.大雅.瞻印》:“人之云亡,邦国珍瘁。”郑玄笺:“贤人皆言奔亡,则天下邦国将尽病困。”《后汉书.郭太传》:“太傅陈蕃、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,林宗哭之于野,恸,既而叹曰:‘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。瞻乌爰止,不知于谁之屋耳!’”《文选.陆机〈辨亡论〉》:“而邦国颠覆,宗庙为墟。呜呼,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,不其然与?”《晋书.刘惔传》:“后孙绰尝诣褚裒,言及惔,流涕曰:‘可谓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。’”宋.黄庭坚《答王周彦》:“东坡先生遂捐馆舍,岂独贤士大夫悲痛不能已,所谓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者也,可惜可惜!”《明史.王元翰传》:“被废诸臣,久沦山谷,近虽奉诏叙录,未见连茹汇征,苟更阅数年,日渐消铄,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。可痛哭者四。”也单引 ① 〔人之云亡〕。表示对死者的悼念。《文选.任昉〈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〉》:“人之云亡,忽移岁序。”北周.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大势去矣,人之云亡。”唐.张说《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》:“人之云亡,十有一纪。”


其他 人,德才兼备的贤人。云,助词。亡,失去,奔亡。邦,国家。殄瘁,病困。贤人丧亡或不在位,国家就要面临危殆。语出《诗经·大雅·瞻卬》:“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。”晋·陆机《辨亡论下》:“夫太康之役,众未盛乎曩日之师,广州之乱,祸有愈乎向时之难。而邦家颠覆,宗庙为墟。呜呼,~,不其然欤?”△多用于国家政治方面。也作“邦国殄瘁”、“人亡邦瘁”、“人亡国瘁”。


【词语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】  成语: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汉语词典: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

猜你喜欢

  • 茵溷

    同“茵溷花分”。《剪灯馀话.田洙遇薛涛联句记》:“岂必分茵溷(洙),宁思上砑硝(薛)。”【词语茵溷】   汉语大词典:茵溷

  • 丸泥塞

    源见“泥封函谷”。指可防守的险要关塞。清 丘逢甲《三饶述怀》诗:“距关民气勇,乃过丸泥塞。”

  • 龙归剑杳

    源见“丰城剑气”。指传说雷焕子雷华佩剑堕入延平津化龙飞去之事。比喻帝业成而功臣隐遁。明徐灿《永遇乐.舟中感旧》词:“近水残阳,龙归剑杳,多少英雄泪血。”

  • 白兔赤乌

    白兔指月,赤乌指日。“白兔赤乌”比喻时间。唐代白居易《劝酒》诗:“天地迢迢自长久。白兔赤乌相趁走。身后堆金拄北斗,不如生前一杯酒。”并列 白兔谓月,赤乌谓日。唐·白居易《劝酒》诗:“天地迢遥自长久,~

  • 魏宫烛台

    晋.王嘉《拾遗记》卷七《魏》:“文帝(曹丕)所爱美人姓薛,名灵芸。……又筑土为台,基高三十丈,列烛于台下,名曰烛台,远望如列星之坠地。……”魏文帝曹丕为了讨好美人,修了土台,高三十丈,台上遍列火烛,名

  • 九天奋迹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喻飞黄腾达。明孟称舜《娇红记.辞亲》:“怎能够九天奋迹,一身荣贵?”

  • 噀雨巴

    源见“栾巴噀酒”。指栾巴噀酒为雨,形容饮酒很多。宋苏轼《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》:“云蒸作雾楷,火灭噀雨巴。”

  • 狂奴故态

    《后汉书.严光传》:“司徒侯霸与光素旧,遣使奉书。使人因谓光曰:‘公闻先生至,区区欲即诣造,迫于典司,是以不获。愿因日暮,自屈语言。’光不答,乃投札与之,口授曰:‘君房足下:位至鼎足,甚善,怀仁辅义天

  • 白环报恩

    源见“黄雀报”。指以白玉环报答恩德。泛指报答恩德。北周庾信《齐王进赤雀表》:“岂直云中太守,见赤心之奉主;蓬莱童子,知白环之报恩。”

  • 麈尾烧却

    《南史.陈显达传》:“显达谦厚有智计,自以人微位重,每迁官常有愧惧之色,子十余人,诫之曰:‘我本意不及此,汝等勿以富贵陵人。’家既豪富,诸子与王敬则诸儿并精车牛,丽服饰。当世快牛称陈世子青、王三郎乌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