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以小人之心,度君子之腹

以小人之心,度君子之腹

原作“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。”形容用坏心肠来揣度推测他人好的言行。公元前514年,晋国执政韩起死,魏舒代为执政,选贤任能,刷新政治。当年冬,梗阳发生一起案子,当地大夫魏戊不能处理,将它移交魏舒。被告用美女乐队贿赂魏舒,魏舒想接受。魏戊知道后,对魏舒的两个大夫闫没、女宽说:“魏舒素以不受贿而扬名于诸侯,他如接受梗阳一案被告之贿,就是自坏名声,你们一定要谏阻。”二人答应下来,退朝之后便到魏舒家里。魏舒请他们一起进餐。席间,两人连续叹息三次。吃完饭,魏舒问他们为何叹息,他们答道:“昨天有人请我们喝酒,没吃晚饭。今天刚上饭时,我们怕不够吃,所以叹息;待吃到一半时,又想到哪有作将军的请人吃饭,而担心不够吃的道理,因此深觉内疚,是以再次叹息。吃完饭时,又想到连我们这样的小人都担心饭不够吃,从而想到少吃、不吃。您身居高官,拥厚禄,我们愿揣测一下您的心理,是不是也象我们一样仅仅想吃饱而别无他求呢?’魏舒明白他们这些词意闪烁的话是对自己的规谏,便拒绝了梗阳人的贿赂。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冬,梗阳人有狱,魏戊不能断,以狱上。其大宗贿以女乐。魏子将受之。魏戊谓闫没、女宽曰:‘主以不贿闻于诸侯,若受梗阳人,贿莫甚焉。吾子必谏。’皆许诺。退朝,待于庭。馈入,召之。比置,三叹。既食,使坐。魏子曰:‘吾闻诸伯叔,谚曰:‘唯食忘忧。吾子置食之间三叹,何也?’同辞而对曰:‘或赐二小人酒,不夕食。馈之始至,恐其不足,是以叹。中置,自咎曰,岂将军食之,而有不足,是以再叹。及馈之毕,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,属厌而已。’献子辞梗阳人。”

【例句】:

明·冯梦龙《钱秀才错占凤皇俦》:“谁知颜俊以小人之心,度君子之腹。”


偏正 小人,指道德品行不好的人;度,揣摩、推测;君子,指品行高尚的人。语本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愿以小人之腹,为君子之心。”原意是愿意把自己的肚子作为对方的内心,是一种自谦的说法。后经改造,用来指某些人以自己鄙陋或卑劣的心理,去推测品德高尚者的胸襟。《醒世恒言》卷7:“谁知颜俊~。此际便是仇人相见,分外眼睁。”△贬义。用于表现鄙陋卑劣者的心理状态。→以升量石 以己度人 ↔将心比心 设身处地易地而处。也作“以小人之虑,度君子之心”。


【词语以小人之心,度君子之腹】  成语:以小人之心,度君子之腹汉语词典:以小人之心,度君子之腹

猜你喜欢

  • 被肘

    《战国策.秦策四》:“智伯出行水,韩康子御,魏桓子骖乘……魏桓子肘韩康子,康子履魏桓子,蹑其踵,肘、足接于车上,而智氏分矣。”后因用“被肘”为形容受到牵掣或暗示的典故。唐杜甫《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》诗:

  • 柴桑兴

    源见“柴桑”。指酒兴。唐曹松《赠雷乡张明府》诗:“若起柴桑兴,无先漉酒巾。”

  • 念黄犬

    同“叹黄犬”。清顾炎武《淮东》诗:“踟蹰念黄犬,太息呼诸子。”【词语念黄犬】   汉语大词典:念黄犬

  • 耻其言而过其行

    而:用同“之”。 一个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。语出《论语.宪问》:“子曰:‘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’。”杨伯峻泽注:“而,用法同‘之’,说详《词诠》。皇侃所据本、日本足利本,这一‘而’字都作‘之’。”明

  • 同王霸

    源见“王霸惭”。指守志安贫。清 张蘩《戏为外子拨闷》诗:“儿顽应笑同王霸,婢钝何须学郑玄?”

  • 铺钱埒

    同“金埒”。唐宗楚客《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》诗:“马向铺钱埒,箫闻弄玉台。”

  • 蓝田双璧

    同“蓝田美玉”。宋无名氏《喜迁莺.贺生双子》词:“物中双美……太华双莲,蓝田双璧,〔双〕剑丰城而已。”

  • 流麦士

    源见“高凤漂麦”。嘲称书呆子。宋苏轼《送公为游淮南》诗:“读书莫学流麦士,挟策莫比亡羊人。”

  • 吴台游鹿

    同“鹿走姑苏台”。元张翥《多丽》词:“馆娃归,吴台游鹿;铜仙去,汉苑飘萤。”

  • 煖寒会

    唐代富豪王元宝大雪天宴客的酒会叫做“煖寒会”。五代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:“巨豪王元宝,每至冬月大雪之际,令仆夫自本家坊巷口,扫雪为径路,躬亲立于坊巷前,迎揖宾客,就本家具酒炙宴乐之,为煖寒之会。”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