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

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

阋( ㄒㄧˋ xì ):争吵。阋墙:在墙里争吵。比喻内部不和。 兄弟在家里闹纠纷,一旦受到外人欺侮,仍共同抵御。 比喻尽管内部不和,但大敌当前,还是一致对外。语出《诗.小雅.常棣》: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务。”(《左传.僖公二十四年》引此诗“务”作“侮”。)《民国通俗演义》一三〇回:“正是: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。蜗牛纷争,惟利是务。”中国工农红军《要求南京政府停止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》(1936年5月5日):“在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,理应翻然改悔,以‘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’的精神,磋商抗日救亡的具体办法。”也单引〔兄弟阋于墙〕。鲁迅《二心集.上海文艺之一瞥》:“有些貌似革命的作品,也并非要将本阶级或资产阶级推翻,倒在憎恨或失望于他们的不能改良,不能较长久的保持地位,所以人们从无产阶级的见地看来,不过是‘兄弟阋于墙’。”


【词语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】  成语: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汉语词典: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

猜你喜欢

  • 歌大风

    源见“大风歌”。指慷慨悲歌。表达守土安邦的豪情壮怀。唐太宗《过旧宅》诗之二:“八表文同轨,无劳歌《大风》。”董必武《感时杂咏》:“欲守四方歌《大风》,飞鸟未尽先藏弓。”

  • 不逢安道

    源见“访戴”。形容逸情放旷,在兴在情不在实。宋薛季宣《樊口见郑崇阳不遇》诗:“却上渡船归去也,不逢安道故无妨。”

  • 步障

    古代贵显者出行,于道旁设幕布遮蔽风寒尘土或禁人窥视,长者达数十里,称“步障”。《晋书.石崇传》:“崇与贵戚王恺、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。恺以饴沃釜,崇以蜡代薪。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,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

  • 驱鸡吏

    东汉.荀悦《申鉴.政体》:“睹孺子之驱鸡也,而见御民之方。孺子驱鸡者,急则惊,缓则滞。方其北也,遽要之则折而过南;方其南也,遽要之则折而过北。迫则飞,疏则放。志闲则比之,流缓而不安则食之。不驱之驱,驱

  • 兰馨蕙馥

    见“兰薰桂馥”。《歧路灯》35回:“皙皙小星傍月宫,~送仙风。”

  • 齐一变,至于鲁;鲁一变,至于道

    把齐国改变一下,就达到鲁国这个样子;再把鲁国改变一下,就达到先王之道了。 比喻事物不断向好的方面转化。语出《论语.雍也》:“子曰:‘齐一变,至于鲁;鲁一变,至于道。’”《儿女英雄传》三〇回:“然而不

  • 期期艾艾

    期:“极”的意思。艾:口吃人口头语。此典指周昌有口吃病,说话困难,结结巴巴,字音重复。周昌(?——前192年),沛(今江苏沛县)人。秦时为泗水(今安徽淮北西北)卒史(官署的属吏)。秦末农民战争中归刘邦

  • 葛亮贵和篇

    《三国志》卷三十五《蜀书.诸葛亮传》附《诸葛氏集目录》:“《贵和》第十一。”三国时,蜀丞相诸葛亮曾经撰写《贵和》篇。后因用为咏以和待人之典。唐.杜甫《赤宵行》诗:“老翁慎莫怪少年,葛亮贵和书有篇”。

  • 弄玉

    源见“乘鸾”。指秦穆公乘凤飞天的女儿弄玉。亦泛指仙女或美女。北周庾信《荡子赋》:“罗敷总发,弄玉初笄。”也以喻花。宋 段宏章《洞仙歌.荼䕷》词:“想飞琼弄玉,共驾苍烟,欲向人间挽春住。”此借指荼䕷。【

  • 豹隐山雾

    同“豹隐南山雾”。明陆采《怀香记.京邸遇旧》:“羡郎君器宇堂堂,更德性谦虚慨慷。据今朝豹隐山雾,到他年龙翔云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