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八叉

八叉

同“八叉手”。明郎瑛七修类稿.诗文》:“〔张锡〕天资俊拔,下笔成文,诚八叉七步之才也。”


【词语八叉】   汉语词典:八叉

猜你喜欢

  • 思魏阙

    源见“子牟恋魏阙”。指思念朝廷。唐陆龟蒙《和袭美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》诗:“遥想到时思魏阙,只应遥拜望斜晖。”

  • 五里公超雾

    同“五里雾”。宋黄庭坚《和范信中寓居崇宁遇雨》:“它时无屋可藏身,且作五里公超雾。”

  • 和氏泣

    同“和玉悲”。元卢琦《望湖亭》诗:“黄金孰铸子期形,白玉空教和氏泣。”

  • 圯上传书

    同“圯下传书”。清张问陶《有感》诗:“挝翁骂酒空谗口,圯上传书气早驯。”

  • 邛遇

    源见“琴挑文君”。意谓才子佳人巧遇相恋而结合。清钮琇《觚賸.姜楚兰》:“兰折简致生曰:‘资虬髯之帑,济鹔裘之困,未为过也。愿假昆奴,速完邛遇。’”【词语邛遇】   汉语大词典:邛遇

  • 芜亭麦饭

    同“滹沱麦饭”。清袁枚《光武原陵》诗:“三日真龙旗不见,芜亭麦饭风萧萧。”芜葶,即无蒌亭。

  • 婚嫁累

    源见“向平之愿”。指儿女婚嫁之事的拖累。宋曾巩《山水屏》诗:“婚嫁累苟轻,耕钓吾已补。”

  • 行远升高

    《书.太甲下》:“若升高,必自下;若陟遐,必自迩。”《礼记.中庸》:“君子之道,辟如行远必自迩,辟如登高必自卑。”后因以“行远升高”喻为学由浅入深,逐步提高。宋朱熹《〈中庸章句〉序》:“虽于道统之传,

  • 三朝元老

    《后汉书.章帝纪》:“行太尉事节乡侯 熹三世在位,为国元老。”后因以“三朝元老”指历事三位君主的重臣。清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四:“海宁陈文简公予告在家,来游西湖,人知三朝元老,观者如堵。”后用以泛指老资

  • 明姑

    同“明星玉女”。明陈子龙《姑恩曲》:“明姑下天门,赐我常不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