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冰清玉润

冰清玉润

象冰和玉那样清亮润泽。比喻人品德高尚,操守廉洁。也是“岳丈女婿”的代称,形容翁婿相得。卫玠不仅容貌秀丽,且很有才华,好谈玄理,由于身体虚弱,所以很少与人谈话,但每逢他开口讲话,总是使人家叹服。王澄在当时很有声名,很少有人使他佩服,但听到卫玠谈论,就为之叹息、倾倒。当时的人为之语曰:“卫玠谈道,平子(王澄的字)绝倒。”王澄、王济、王玄三人都有名气,但谁也比不上卫玠,世人都说:“王家三子,不如卫家一儿。”卫阶的岳丈乐广也很出众。卫瓘曾称赞他说:“他就象人的镜子,看见他光彩夺目,就象拨开云雾见到青天似的。”所以人们评论他们翁婿两个说:“岳丈如冰一样清亮,女婿象玉般润泽。”

【出典】:

晋书》卷36《卫玠传》1067页:“玠妻父乐广,有海内重名,议者以为‘妇公冰清,女婿玉润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佚名《宣和画谱》卷一二:“(苏舜钦)貌奇伟,工文章……一时名卿喜与之游,杜衍以女妻之。人谓冰清玉润。” 明·高濂《玉簪记》第三十出:“他是冰清玉润,怎便肯随波逐尘。”


并列 像冰似的晶莹,像玉一般润泽。原指晋乐广和卫玠翁婿俩操行洁白。后比喻人的品德高尚纯洁。语本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刘孝标注引《卫玠别传》:“裴叔道曰:‘妻父有冰清之姿,婿有璧润之望。’”明·高濂《玉簪记》:“他是~,怎便肯随波逐尘。”△褒义。比喻品德高尚。→冰清玉洁 玉洁冰清。也作“玉润冰清”。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 言语》“卫洗马初欲渡江”条注引《卫玠别传》:“ (卫玠)娶乐广女,裴叔道曰:‘妻父有冰清之姿,婿有璧润之望,所谓秦晋之匹也。’”《晋书·卫玠传》:“玠妻父乐广,有海内重名,议者以为‘妇公冰清,女婿玉润’。”

【今译】 晋代乐广崇尚玄谈,居高位而有声望。卫玠风神秀异,又熟知老庄义理,阐发精妙。卫玠娶乐广之女为妻,裴叔道说:“岳父如冰一样清澈,女婿像玉一样润洁,真是门当户对的秦晋之好啊!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誉翁婿俱有声名; 也用为翁婿的美称。

【典形】 冰清、冰玉、卫玉、卫乐、玉洁冰清。

【示例】

〔冰清〕唐·李白《早夏于将军叔宅与诸昆季》:“前许州司马宋公,蕴冰清之姿,重傅侯玉润之德,妻以其子。”

〔冰玉〕 唐·赵嘏《送薛耽先辈归谒汉南》:“几日旌幢延骏马,到时冰玉动华堂。”

〔卫玉〕 唐·骆宾王《上兖州崔长史启》:“郁文条而耀采,藻逸潘花; 晔词锋而衒奇,光浮卫玉。”

〔卫乐〕 宋·苏轼《监试呈诸试官》:“高言追卫乐,篆刻鄙曹沈。”

〔玉洁冰清〕 明 · 汤显祖 《牡丹亭》:“你险把司天台失陷了文星空,把一个有对付的玉洁冰清烈火烘。”


【词语冰清玉润】  成语:冰清玉润汉语词典:冰清玉润

猜你喜欢

  • 秋液

    《周礼.秋官.司烜氏》:“以鉴取明水于月。”《淮南子.天文训》:“方诸见月,则津而为水。”高诱注:“月盛时以〔方诸〕向月下,则水生,以铜盘受之,下水数滴。”后因以“秋液”指月。元黄庚《题东山玩月图》诗

  • 游刃馀地

    同“游刃有馀”。宋苏轼《书吴道子画后》:“出新义于法度之中,寄妙理于豪放之外,所谓游刃馀地、运斤成风,盖古今一人而已。”【词语游刃馀地】  成语:游刃馀地

  • 玉树埋深

    同“玉树泥埋”。唐白居易《令狐相公与梦得交情素深眷予分亦不浅一闻薨逝相顾泫然》诗:“银钩忽晚书无报,玉树埋深哭不闻。”

  • 步衬潘娘

    源见“金莲步”。形容步履之美衬托佳人分外娇媚动人。宋辛弃疾《喜迁莺.谢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》词:“步衬潘娘堪恨,貌比六郎谁洁?”

  • 博凉州

    源见“斗酒博凉州”。谓贿赂得官或称赞酒美。宋陆游《比从人觅酒皆酸薄戏作此诗》:“酒尽聊凭折简求,不知人要博凉州。”

  • 作门楣

    参见:门上楣

  • 双兔碑

    《魏书.尒朱荣传》:“荣之将讨葛荣也,军次襄垣,遂令军士列围大猎。有双兔起于马前,荣乃跃马弯弓而誓之曰:‘中之则擒葛荣,不中则否。’既而并应弦而殪,三军咸悦。及破贼之后,即命立碑于其所,号双兔碑。”后

  • 盈车嘉穗

    一株稻穗可以装满一车。比喻收获丰盛。晋代王嘉《拾遗记.周》:“成王五年,有因祗之国,去王都九万里,又贡嘉禾,一茎盈车。”【词语盈车嘉穗】  成语:盈车嘉穗

  • 解衣推食

    指项羽派人劝说韩信反叛汉王刘邦,韩信认为刘邦脱衣我穿、让食我吃,我不能背叛他。后以此典比喻慷慨相助、关心生活十分亲切。楚、汉相争时,汉王刘邦的大将韩信扫平齐地后,自称齐王。楚王项羽对韩信接连获胜、扩充

  • 燕啄皇孙

    汉成帝时,赵飞燕因体态轻盈,擅长歌舞而颇受成帝宠幸,其妹赵合德亦被选入宫中。后赵飞燕被立为皇后,赵合德任昭仪。姊妹专宠十余年,但都没有生孩子。成帝死后,哀帝即位,尊赵飞燕为皇太后。不久司隶解光上奏哀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