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化干戈为玉帛

化干戈为玉帛

淮南子.原道训》:“昔者夏作三仞之城,诸侯背之,海外有狡心。知天下之叛也,乃坏城平池,散财物,焚甲兵,施之以德,海外宾服,四夷纳职,合诸侯于涂山,执玉帛者万国。”后以“化干戈为玉帛”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。续范亭《忠告国民党当局及其画策者》:“化内战为合作,化战场为工场,化干戈为玉帛,化烦恼为菩提,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,正在今日。”


兼语比喻化战争为和平,化矛盾为友好。语本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,诸侯背之,海外有狡心。禹知天下之叛也,乃坏城平池,散财物,焚甲兵,施之以德,海外宾服,四夷纳职,合诸侯于涂山,执玉帛者万国。”老舍《茶馆》1幕:“三五十口子打手,经调人东说西说,便都喝碗茶,吃碗烂肉面,就可以~了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行为方面。


【词语化干戈为玉帛】  成语:化干戈为玉帛汉语词典:化干戈为玉帛

猜你喜欢

  • 玉台挂宝镜

    源见“镜台自献”。谓求婚聘礼。唐李白《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》诗:“玉台挂宝镜,持此意何如?”

  • 衰如充耳

    褎( ㄒㄧㄡˋ xiù )如:傲慢自大的样子。充耳:原是一种挂在耳旁的首饰。这里语带双关,有充耳不闻的意思。 表示塞耳不闻。语出《诗.邶风.旄丘》:“叔兮伯兮,褎如充耳。”郑玄笺:“充耳,塞耳也。

  • 蛮睫螳轮

    源见“蛮触交争”、“蚊睫”、“螳臂当车”。比喻幺麽小丑。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四:“国初奠定区宇,所刬除诸逆寇,皆尝窃大号,铸钱文……蛮睫螳轮,竟非全无大志者。”【词语蛮睫螳轮】  成语:蛮睫螳轮汉语

  • 援琴之挑

    参见“相如求凰”。

  • 亥豕相望

    源见“鲁鱼亥豕”。谓文字讹错甚多。明谢肇淛《五杂俎.事部一》:“吴兴凌氏诸刻,急于成书射利,又悭于倩人编摩,其间亥豕相望,何怪其然?”主谓 形容书籍在传抄或刊印过程中出现的文字错误很多。明·谢肇淛《五

  • 株待

    同“株守”。《聊斋志异.菱角》:“大乱时,人事翻覆,何可株待?”【词语株待】   汉语大词典:株待

  • 白堕

    同“白堕酒”。宋苏辙《次韵子瞻病中大雪》:“殷勤赋《黄竹》,自劝饮白堕。”【词语白堕】   汉语大词典:白堕

  • 鼎湖龙

    同“鼎湖飞龙”。唐李商隐《昭肃皇帝挽歌辞》之二:“始巢阿阁凤,旋驾鼎湖龙。”

  • 映月读书

    《南史.江泌传》:“泌(南齐考城人,为南康王子林侍读。随月光读书之事,又见《南齐书》本传)少贫,昼日斫屧(音xiè,履中荐,即鞋中的衬垫)为业,夜读书随月光,光斜则握卷升屋,睡极堕地则更登。”又《宋史

  • 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

    不要以为坏事很小就可以做,也不要以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。刘备(事迹见前“冢中枯骨”条)败于猗亭之后,还归白帝城,不久病危,遗诏敕后主刘禅说:“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可以去做,也不要因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。只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