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华阳隐居

华阳隐居

也作“贞白先生”、“陶贞白”。陶弘景(456-536年)字通明。丹阳秣陵(今江苏南京秦淮河以南)人。幼有异操。十岁,得葛洪《神仙传》,日夜研读,便有养生之志。一度为齐诸王侍读,后隐居句(gōu勾)曲山(即茅山,在江苏省西南部)学道术。自号华阳隐居。向东阳孙游岳学习符图经法。遍历名山,寻求仙药,每遇涧石,必坐卧其间吟咏徘徊留连忘返。齐永元初年,又筑三层楼,弘景处其上层,弟子居其中层,宾客至其下层,与世隔绝,只有一家僮得侍身旁。入梁,高祖萧衍遇之甚厚,书问不断,过从甚密。天监四年(505年)移居积金东涧。大同二年(536年)卒。享年八十五岁,诏赠中散大夫谥(shì试,封建时代人死后根据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)曰“贞白先生”。后世诗文常用以咏隐士,或表示求仙访道的意向。

【出典】:

梁书》卷51《处士·陶弘景传》742-743页:“(景)年十岁,得葛洪《神仙传》,昼夜研寻,便有养生之志。……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。……乃中山立馆,自号华阳隐居。始从东阳孙游岳受符图经法。遍历名山,寻访仙药。每经涧谷,必坐卧其间,吟咏盘桓,不能已已。……永元初,更筑三层楼,弘景处其上,弟子居其中,宾客至其下,与物遂绝,唯一家僮得侍其旁。……大同二年,卒,时年八十五。颜色不变,屈申如恒。诏赠中散大夫,谥曰‘贞白先生……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高适《送虞城刘明府谒魏郡苗太守》:“今日逢明圣,吾为陶隐居。” 唐·戴叔伦《新年第二夜答处上人宿玉芝观见寄》:“可爱剡溪僧,独寻陶景舍。” 唐·储嗣宗《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·巢鹤》:“若逢茅氏传消息,贞白先生不久归。” 唐·李群玉《送房处士闲游》:“采药陶贞白,寻山许远游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月披裘

    源见“披裘负薪”。表示清廉孤高,轶群超俗。唐李白《杭州送裴大泽时赴庐州长史》诗:“五月披裘者,应知不取金。”【典源】 汉·王充《论衡·书虚》:“延陵季子出游,见路有遗金。当夏五月,有披裘而薪者。季子呼

  • 王乔下履凫

    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喻指仙人降临。宋苏轼《题冯通直明月湖诗后》诗:“请君多酿莲花酒,准拟王乔下履凫。”

  • 东海波臣

    《庄子》寓言中陷于干涸的车辙的鲋鱼,自称“东海波臣”,向庄子乞求升斗之水以救命。详见“涸辙之鲋”条。偏正 庄子寓言中指鲋鱼的自称。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,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。周问之

  • 陆通歌凤

    源见“接舆歌凤”。指隐者劝戒贤士避世隐居。唐元稹《放言》诗之四:“宁戚饭牛图底事?陆通歌凤也无端。”【典源】《论语·微子》:“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,曰:‘凤兮凤兮,何德之衰。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。已而

  • 高拥书城

    源见“坐拥百城”。形容藏书丰富。清冯登府《洞仙歌.自题海峤重游图》词:“手板便抛离,高拥书城,又过了兰风橘雨。”

  • 郑公听履

    同“郑履”。明李东阳《弘治己酉十月恭陪茂陵禫祭途次次韵答谢方石赠别》:“郑公听履星俱下,列子乘风气可骑。”【词语郑公听履】  成语:郑公听履汉语大词典:郑公听履

  • 再世交

    指与人父子两代都结为朋友。《宋史.邵伯温传》:“伯温入闻父教,出则事司马光等,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,与伯温为再世交,故所闻日博,而尤熟当世之务。”父:指邵雍,【词语再世交】   汉语大词典:再世交

  • 草木为兵

    同“草木皆兵”。金元好问《秋望赋》:“云烟惨其动色,草木起而为兵。”

  • 玉关投笔

    源见“投笔从戎”。谓弃文从武,远征边关。明汤显祖《紫箫记.留镇》:“玉关投笔事高奢,河源一缕通秦华。”

  • 调鼎?

    同“调鼎”。?,美味佳肴。唐权德舆《仲秋朝拜昭陵》诗:“良将授兵符,直臣调鼎?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