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鼾睡

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鼾睡

宋.杨亿《杨文公谈苑》载:宋开元八年,宋军围金陵,南唐后主李煜遣徐铉入朝,请求缓兵,宋太祖对他说:“江南亦何罪?但天下一家,卧榻之侧,岂可许他人鼾睡?”

宋.岳珂《桯史.徐铉入聘》:“国(南唐)初三徐,名著江左,皆以博洽闻中朝,而骑省〔徐〕铉,又其白眉也。……其后王师征包茅于煜(南唐后主李煜),骑省复将命请缓师,其言累数千言,上谕之曰:‘不须多言,江南亦何罪?但天下一家,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鼾睡耶?’”

宋太祖赵匡胤要派兵消灭南唐。南唐徐铉奉命出使宋朝,请求缓师。赵匡胤说,在自己的卧榻旁,是不能容许他人鼾睡的。后因以“卧榻之侧岂容鼾睡”,表示不许外人侵犯;以“鼾卧榻侧”比喻他人肆意侵犯;以“卧榻之侧”比喻自己管辖的范围。

清.康有为《上清帝第五书》:“若我为附杖,则卧榻之侧,岂容鼾睡。”黄遵宪《纪事》诗:“毋许溷乃公,鼾睡卧榻侧。”《聊斋志异.凤仙》:“入而叱曰:‘卧榻岂容鼾睡!’二人惶遽,抱衣赤身遁去。”


其他 在自己的卧床边,怎能容许别人呼呼大睡。比喻不容许别人侵犯自己的利益范围。宋·岳珂《桯史·徐铉入聘》:“上谕之曰:‘不须多言,江南亦有何罪? 但天下一家,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鼾睡乎!’”△多用于利益方面。也作“卧榻岂容酣睡”、“卧榻之侧,岂容酣睡”、“卧榻之侧,岂容鼾睡”。


【词语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鼾睡】  成语: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鼾睡汉语词典: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鼾睡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牛鸣地

    同“一牛吼地”。清钱谦益《山庄八景诗.锦峰晴晓》序:“其旁有锦峰书院,去山庄一牛鸣地。”见“一牛吼地”。清·金农《僦居玉溪赠无闷讲师精蓝》:~时相见,双树影堂还结缘。【词语一牛鸣地】  成语:一牛鸣地

  • 傅岩霖

    同“傅说霖”。宋无名氏《水调歌头.寿史相》词:“愿衍庄椿算,长沛傅岩霖。”【词语傅岩霖】   汉语大词典:傅岩霖

  • 乞郑玄

    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:“郑玄家奴婢皆读书。尝使一婢,不称旨,将挞之。方自陈说,玄怒,使人曳箸泥中。须臾,复有一婢来,问曰:‘胡为乎泥中?’答曰:‘薄言往愬,逢彼之怒。’”后汉郑玄字康成,博学多才,为经学

  • 拔来报往

    《礼记.少仪》:“毋拔来,毋报往。”报:通“赴”、读为赴疾之赴。拔、报:都是疾的意思。意为速来速往。后也指往来频繁。《聊斋志异.阿纤》:“拔来报往。蹀躞甚劳。”并列 报,原读fù,通“赴”,迅速。来往

  • 秋胡戏妻

    汉.刘向《列女传.鲁秋洁妇》:“洁妇者,鲁秋胡妻也。既纳之五日去而官于陈,五年乃归。未至家,见路旁妇人采桑,秋胡子悦之,下车谓曰:‘若暴采桑,吾行道远,愿托桑荫下飡。’下赍休焉。妇人采桑不辍。秋胡子谓

  • 平章百姓

    平( ㄆㄧㄢˊ pián )章:辨别彰明。百姓:百官族姓。考察百官中有善行者加以表彰。语出《书.尧典》:“九族既睦,平章百姓。百姓昭明,协和万邦。”《晋书.傅玄传.论》:“武帝鉴观四方,平章百姓,永

  • 出其不备

    同“出其不意,攻其无备”。《红楼梦》七三回:“黛玉笑道:这倒不是道家法术,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谓‘守如处女,出如脱兔’,‘出其不备’的妙策。”述宾 犹“出其不意”。《红楼梦》73回:“黛玉笑道:‘这倒不是

  • 睡蛇出

    《遗教经论》:“经曰:烦恼毒蛇,睡在汝心,譬如黑蚖(yuán蝮蛇),在汝室睡,当以持戒之钩,早摒除之。睡蛇既出,乃可安眠。”《遗教经论》中阐述人心中有各种私心杂念,如毒蛇在心,蝮蛇在室,如不铲除,不得

  • 隼旗

    同“隼旟”。唐岑参《送羽林长孙将军赴歙州》诗:“隼旗新刺史,虎剑旧将军。”【词语隼旗】   汉语大词典:隼旗

  • 蛟珠

    源见“鲛人泣珠”。传说鲛人所泣之珠。亦喻似珠之物。蛟,通“鲛”。《孝经援神契》:“蛟珠,宋曰蛟鱼之珠,有光辉,可以饰旗。”宋梅尧臣《和江邻幾咏雪二十韵》:“云横冻鹏翼,霰集泣蛟珠。”此指霰。【词语蛟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