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口是心非

口是心非

心口不一,嘴上讲的是一套,心里想的又是一套。晋代葛洪《抱朴子.微旨》:“若乃憎善好杀,口是心非;背向异辞,反戾直正;虐害其下,欺罔其上;叛其所事,受恩不感……凡有一事,辄是一罪。”


并列 口上说是,心里却不是,心口不一致。语出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微旨》:“若乃憎善好杀,口是心非,背后异辞,反戾直正……凡有一事,辄是一罪。”廖辉英《红尘孽债》:“谁不知道高建筑师~。这一点,汤建筑师就比你诚实,至少他心口如一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形容人虚伪做作的思想行为。→言不由衷 两面三刀 佛口蛇心 阳奉阴违 ↔言行一致 心腹之言 心口如一。也作“面是背非”、“面是心非”、“貌似情非”、“貌似心非”。


解释嘴里说的是一套,心里想的又是一套,心口不一。

出处东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微旨》:“口是心非,背向异辞。”

葛洪,字稚川,号抱朴子,东晋丹阳句容(今江苏省句容县)人。晚年隐居在广东罗浮山中,炼丹采药,从事著述,直至去世。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理论家、医学家。在医学和制药化学上有过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,在文学上撰著丰富、内容精玄、成绩卓著。不过,他的作品大多已经散佚,流传至今的主要有《抱朴子》《肘后备急方》和《神仙传》。

在《抱朴子·微旨》中葛洪说:“憎恶行善,喜好杀伐,嘴上一套心里一套,人前一套人后一套,违背正道,残害下属,欺迷上司,背叛主人,得到恩惠而不感激,贪赃枉法,收受贿赂,黑白颠倒,以权谋私,滥施刑法,破坏别人的家庭,抢夺别人的财宝,谋害别人的生命,夺取别人的地位,侵凌贤能之士,诛杀投降之人,诽谤神仙圣人,打伤修道之士,射杀飞禽,毁伤生命萌芽,教唆他人作恶,隐藏别人优点,身处险境却悠然自得,窃取他人的功劳,破坏别人的好事,抢夺别人喜欢的东西,拆散别人的亲情骨肉,好强争胜,借多还少,放水放火淹烧他人,利用法术暗害别人,欺负弱小,以次充好,巧取豪夺,拦路抢劫,品行不端,作风不正,吹牛诈骗,传播他人隐私,借钱不还,有钱不借,贪欲无限,拒绝诚信,不顺从天命,不尊敬师长,嘲笑他人行善,毁坏他人庄稼,损坏他人器物,让人吃不干净的饭食,短斤少两,鱼目混珠,骗人钱财等等,其中任何一条行为都是一种罪过。根据后果的轻重,掌管生命的神仙会扣除作恶者的寿命,如果扣完就会死掉。”


【词语口是心非】  成语:口是心非汉语词典:口是心非

猜你喜欢

  • 许询胜具

    《世说新语.栖逸》:“许掾好游山水,而体便登陟。时人云:‘许非徒有胜情,实有济胜之具。’”东晋时,许询好游山玩水,雅兴极高,身体强健轻捷,极善攀登。故时人说他不但有胜情,而且有济胜之具。唐.李瀚《蒙求

  • 蚁子穿

    同“蚁穿珠九曲”。明单本《蕉帕记.备聘》:“〔怀内取珠擎介〕这可是九曲弯环你须猜蚁子穿。”【词语蚁子穿】   汉语大词典:蚁子穿

  • 柰苑

    梵语庵罗,即花红,亦名沙果,旧译为柰( ㄋㄞˋ nài 奈):柰苑:即庵罗树园,说维摩经之处。《维摩经.佛国名》:“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。”《慈恩寺三藏传序》:“经万死以涉葱河,重一言而之奈苑。

  • 荀家兄弟

    借指德才出众的兄弟。唐赵嘏《寄梁佾兄弟》诗: “桃李春多翠影重,竹楼当月夜无风。荀家兄弟来还去,独倚栏干花露中。” ●《后汉书 · 荀淑传》: “荀淑字季和,颍川颍阳人也……有子八人: 俭、绲、清、焘

  • 中朝第一

    同“李揆第一”。元 滕宾《夺锦标.送李景山西使》词:“人物中朝第一,司马题桥,班生投笔。”

  • 虞歌诀别

    见“霸王别姬”。【典源】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军壁垓下,兵少食尽,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。……项王则夜起,饮帐中。有美人名虞,常幸从; 骏马名骓,常骑之。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‘力拔山兮气盖

  • 口若河悬

    见“口若悬河”。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巧书生金鸾失对》:“成人长大以后,愈觉聪明无比……~,笔似泉涌。”

  • 宴镐

    源见“周王宴镐”。谓天下升平,君臣同乐。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八:“道光辛丑八月,恭值圣寿六旬,部院臣工照例奏请举行庆典。宣宗以?夷内扰,海氛不靖,未俞所请。遂使万国抑呼嵩之愿,群工废宴镐之仪。”【词

  • 商鞅徙木

    汉.司马迁《史记.商君列传》:“商君者,卫之诸庶蘖公子也,名鞅,姓公孙氏,……(秦孝公)以卫鞅为左庶长,卒定变法之令。……令既具,未布,恐民之不信,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,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

  • 祝鸡公

    同“祝鸡翁”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九一引晋张华《博物志》:“祝鸡公养鸡法,今世人呼鸡云祝祝,起此也。”【词语祝鸡公】   汉语大词典:祝鸡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