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埋轮破柱

埋轮破柱

源见“张纲埋轮”、“李膺破柱”。称刚正不阿,不畏权贵。唐元稹《裴注侍御史制》:“是以秦 汉以降,御史府莫不用刚果劲正之士以维持纪纲。季代而还,埋轮破柱之徒,绝不复出,朕甚异焉。”


并列 比喻刚正不阿、不畏权贵。语本《后汉书》张纲李膺本传中记叙,东汉时张纲埋轮洛阳都亭弹劾梁冀和李膺,破柱搜捕张让之弟张朔之事。唐·元稹《裴注侍御史制》:“是以秦、汉以降,御史府莫不用刚果劲正之士以维持纪纲,季代而还,~之徒,绝不复出,朕甚异焉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比喻人的品格方面。 →刚正不阿 ↔附炎趋势 阿谀奉承


【词语埋轮破柱】  成语:埋轮破柱汉语词典:埋轮破柱

猜你喜欢

  • 涸辙

    源见“涸辙之鲋”。比喻困境。唐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》:“酌贪泉而觉爽,处涸辙以犹欢。”【词语涸辙】   汉语大词典:涸辙

  • 雅歌投壶

    《后汉书.祭遵传》:“遵为将军,取士皆用儒术,对酒设乐,必雅歌投壶。”李贤注:“雅歌谓歌《雅诗》也。《礼记.投壶》经曰:‘壶颈修七寸,腹修五寸,口径二寸半,容斗五升。壶中实小豆焉,为其矢之跃而出也。矢

  • 二卵弃干城

    《孔丛子.居正》:“子思言苟变于卫君曰:‘其材可将五百乘。’卫君曰:‘变也尝为吏,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。以故弗用也。’子思曰:‘圣人之官人,取其所长,弃其所短;今君处战国之世,选爪牙之士,而以二卵弃干城

  • 否终则泰

    源见“泰否”。谓闭塞到极点,则转向通泰。汉赵晔《吴越春秋.勾践入臣外传》:“时过于斯,否终则泰。”见“否极泰来”。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勾践入臣外传》:“时过于期,~。”【词语否终则泰】  成语:否终则

  • 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

    秀:特出。 树木在林丛中生长特出,必定会遭到狂风的摧残。 比喻优异出众之人,往往遭致别人的非议毁谤。语出三国.魏.李康《运命论》:“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;堆出于岸,流必湍之;行高于人,众必非之。”《

  • 君子不重则不威

    重:庄重。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。 旧时强调做人要仪态端庄。语出《论语.学而》:“君子不重则不威,学则不固。”元.乔孟符《金钱记》三折:“你是个读书人,检书册与圣人对面,便好道君子不重则不威,枉了

  • 在疚

    指处于居丧正在忧苦的时候。《诗.周颂.闵予小子》:“遭家不造,嬛嬛在疚( ㄐㄧㄡˋ jiù 旧)。”《左传.哀公十六年》:“孔丘卒,公诔之曰:‘昊天不吊,不慭一遗老。俾屏余一人以在位,茕茕余在疚。

  • 中原麟凤

    五代.陈陶《闲居杂兴五首》之二:“中原莫道无麟凤,自是皇家结网疏。”中原,狭指今河南一带,广指黄河中下游地区。麟凤,指杰出的人物。此二句诗意为:不要说中原地区没有杰出的人物,其之所以不能招致人才,是因

  • 陈平宰社

    指陈平分肉公平合理。后以此典比喻办事公平合理,有才干。陈平(?——前178年),阳武(今河南原阳东南)人,年少时家里贫穷,但喜欢读书,有理想抱负。有一次,乡里举行祭社聚会,祭社要用肉,祭社结束,祭肉就

  • 贫贱之知

    亦作“贫贱之交”。指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。《后汉书.宋弘传》:光武帝“谓弘曰:‘谚言贵易交,富易妻,人情乎?’弘曰:‘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’”见“贫贱之交”。《后汉书·宋弘传》:“臣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