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墨子回车

墨子回车

指墨子因为商朝都城名叫朝(zhāo招)歌(今河南淇县),早晨不是唱歌的时候。这个地名与他反对和卑视奢侈享乐的“非乐”主张不合,于是墨子掉转车子走了。后以此典比喻珍重名誉、恪守情操。墨子(约前468年——前376年),名翟。相传为宋国(都商丘,今河南商丘)人,后长期住在鲁国(都曲阜,今山东曲阜)。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、政治家,墨家创始人。他主张“兼相爱,交相利”,反对有亲疏贵贱之别。主张“非攻”思想,体现了当时人民反对掠夺战争之意向。主张“非乐”、“节用”、“节葬”,是对当权贵族“繁饰礼乐”和奢侈享乐生活的抗议。墨子学说对当时思想影响很大,与儒家并称“显学”。 邹阳在《狱中上梁王书》中说:“讲求名誉的人决不肯放纵私欲来败坏品行。所以县名叫做‘胜母’,曾参不肯进入;城名叫做‘朝歌’,墨子转车回去”。此典又作“墨翟回车”、“回车避朝歌”、“回车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83《鲁仲连邹阳列传》2478页:“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利污义,砥厉(磨刀石,这里用磨厉之意)名号者不以欲伤行,故名胜母(古地名)而曾子(名参,孔子学生,以孝著称。相传曾子嫌“胜母”名字违反孝道,不肯进入)不入,邑号朝歌而墨子回车。”

【例句】:

三国魏·曹植《与吴季重书》:“足下好伎,而正值墨翟回车之县,想足下助我张目也。” 唐·李白《赠宣城宇文太守》:“回车避朝歌,掩口去盗泉。” 金·元好问《北归经朝歌感寓》:“墨翟区区不近情,回车曾此避虚名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文选·邹阳〈狱中上书自明〉》:“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,砥厉名号者不以欲伤行,故里名胜母,曾子不入; 邑号朝(zhao)歌,墨子回车。”注: 晋灼曰,史记乐书,纣作朝歌之音,朝歌者,不时也。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亦载,后作“故县名胜母而曾子不入,邑号朝歌而墨子回车。”

【今译】 汉代邹阳在狱中上书说:“我听说盛装入朝的人不因私废公,珍视名声的人不因欲望损害操行,因而地名胜母,曾子不入,因为它不符合孝道; 城名朝歌,墨子回车不进,因为早晨不是唱歌的时候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人珍爱名誉、操守,行为谨慎。

【典形】 回车、回车避朝歌、墨翟回车。

【示例】

〔回车〕 金·元好问《北归经朝歌感寓》:“墨翟区区不近情,回车曾此避虚名。”

〔回车避朝歌〕 唐·李白《赠宣城宇文太守》:“回车避朝歌,掩口去盗泉。”

〔墨翟回车〕 三国·曹植《与吴季重书》:“足下好伎,而正值墨翟回车之县,想足下助我张目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剧秦

    源见“剧秦美新”。谓斥责秦朝。泛指指斥前朝。明刘基《咏史》:“想得民心思汉日,正当扬子剧秦时。”清陈梦雷《抒哀赋》:“不淟涊以剧秦兮,庶余心之靡他。”【词语剧秦】   汉语大词典:剧秦

  • 孙武

    参见:孙子述兵【词语孙武】   汉语大词典:孙武

  • 螳螂搏蝉

    亦作“螳螂捕蝉”、“螳螂窥蝉”。比喻贪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患。《庄子.山木》:“庄周游于雕陵之樊,踏一异鹊,自南方来者,翼广七尺,目大远寸,感周之颡,而集于栗林。庄周曰:‘此何鸟哉!翼殷不逝,目大不睹

  • 灌夫骂座

    汉.司马迁《史记.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灌夫为人刚直好酒。赴丞相武安侯田蚡宴,席间辱骂临汝侯灌贤和西宫卫尉程不识,“武安乃麾骑缚夫置传舍,召长史曰:‘今日召宗室,有诏。’刻灌夫骂坐(后来写作座)不敬,系居

  • 唾壶缺

    同“唾壶击缺”。唐独孤及《寄裴冀刘颖》诗:“长啸林木动,高歌唾壶缺。”【词语唾壶缺】   汉语大词典:唾壶缺

  • 执柯伐柯,其则不远

    柯:斧头柄。周制斧柄长三尺,宽三寸。则:法则,样板。 指手持斧头砍取制斧柄的材料,其取材的样板就是手中所握之斧柄,不必远求。语出《诗.豳风.伐柯》:“伐柯伐柯,其则不远。”《礼记.中庸》:“《诗》云

  • 工三语

    源见“三语掾”。形容应答机敏有才学。清宋琬《行路难》诗:“便便饱五经,讵若工三语?”

  • 选在山涛

    源见“山公启事”。指晋山涛的甄拔推荐。唐白居易《王承林可安州刺史制》:“汉择名儒,任先疏广;晋求耆德,选在山涛。”

  • 吹笙王子

    源见“王乔控鹤”。指王子乔。金天羽《嵩山高》诗:“碧丛丛,高极天,吹笙王子冠列仙。”

  • 鼎言

    源见“毛遂自荐”。谓有分量的言论。明徐复祚《投梭记.恣劫》:“没奈何,望乞鼎言昭雪。”【词语鼎言】   汉语大词典:鼎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