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虞歌诀别”。慨叹英雄末路,无可奈何,心情悲凉,遗恨无穷。元白朴《秋色横空.赋虞美人草》曲:“当时夜闻楚歌,叹乌骓不逝,恨满山河。”
源见“毛义捧檄”。指为获俸孝养双亲而喜。清黄宗羲《明儒学案.粤闽王门学案》:“是故捧檄而喜,喜可见也,孝不可见也。”
源见“黄粱梦”。指虚幻的人生富贵。宋张镃《八声甘州.中秋夜作》词:“谁能顾黍炊荣利,蚁战仇雠。”
源见“掷地金声”。形容文章绝妙。五代齐己《寄答武陵幕中何支使》诗之一:“骚雅锵金掷,风流醉玉颓。”
源见“续弦胶”。比喻罕见的奇才。明陈子龙《送宋辕文应试金陵》诗:“少年才子正芳菲,凤胶麟角世应稀。”
同“击楫中流”。宋戴复古《题徐京伯通判北征诗卷》诗:“衔枚冲雪夜,击楫誓江时。此志无人共,愁吟两鬓丝。”
同“归马放牛”。唐张碧《野田行》:“愿得华山之下长归马,野田无复堆冤者。”元耶律楚材《和王巨川题武成王庙》:“谁识华山归马日,易于渭水钓鱼时。”
《庄子.天地》:“天下非誉,无损益焉,是谓全德之人哉!我之谓风波之民。”“风波之民”系指生活在动荡复杂的客观环境中的人。清.黄遵宪《已亥杂诗》:“我是东南西北人,平生自号风波民。”
宋.周敦颐《拙赋》:“天下拙,刑政彻,上安下顺,风清弊绝。”指贪污舞弊等各种弊端绝迹,社会风气良好。清.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六十三回:“单立出这些名目来,自以为弊绝风清,中间却不知受了多少蒙
源见“苏武节”。等待公羊产奶,比喻不可能等到。宋陆游《书叹》诗:“宁教待羝乳,不耐望车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