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天子有争臣七人,虽无道,不失天下

天子有争臣七人,虽无道,不失天下

争臣:诤谏之臣。 无道的天子,身边如果有七个直言敢谏的大臣,也还不致亡国。 旧指争臣身系国之安危,极为重要。语出《孝经.谏诤章》:“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,虽无道,不失其天下。”《韩诗外传》卷一〇:“天子有争臣七人,虽无道,不失其天下。昔殷王纣残贼百姓,绝逆无道,至斮朝涉,刳孕妇,脯鬼侯,醢梅伯。然所以不亡者,以其有箕子、比干之故。”《汉书.霍光传》:“光令(昌邑)王起拜受诏,王曰:‘闻天子有争臣七人,虽亡(无)道,不失天下。’光曰:‘皇太后诏废,安得天子?’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人生如梦

    谓人生短促,像一场梦。语出宋.苏轼《念奴娇.赤壁怀古》:“人生如梦,一樽还酹江月。”《老残游记续集.自序》:“人生如梦耳,人生果如梦乎?”郭沫若《人力以上》:“啊,‘人生如梦’,这虽是极古老的常谈,但

  • 吹笙鹤

    源见“王乔控鹤”。指仙鹤。清顾贞观《水龙吟.夕佳楼》词之三:“羡君身仙骨,乘风归去,试招取,吹笙鹤。”

  • 皛饭毳饭

    苏东坡与刘贡父设皛( ㄒㄧㄠˇ xiǎo 小)饭、毳( ㄘㄨㄟˋ cuì 脆)饭相戏的故事。明代张鼎思《瑯琊代醉编.皛饭毳饭》:“东坡尝与刘贡父言‘某与舍弟习制科时,日享三白,食之甚美,不复信

  • 迎刃而理

    犹迎刃而解。清 周在浚《行述》:“潍,剧邑也,事繁丛弊,先大夫以书生受事,迎刃而理。”见“迎刃而解”。清·周在浚《行述》:“潍,剧邑也,先大夫以书生受事,~。”【词语迎刃而理】  成语:迎刃而理汉语大

  • 濠梁之气

    源见“濠梁观鱼”。指托情于物、玄言巧辩的风裁气概。《梁书.王规传》:“规文辩纵横,才学优赡,跌宕之情弥远,濠梁之气特多。”

  • 落孙山

    同“名落孙山”。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.苏仲芬》:“场事毕,仲芬文章佳甚,同人决其不出五魁。及揭晓,竟落孙山。”清李渔《怜香伴.僦居》:“只因仕重资格,不肯俯就功名,虽然落过九次孙山,却不曾挫得我一分锐

  • 空北冀

    同“空冀北”。清宋琬《送周鹰垂赴试北闱》诗:“骏骨金台空北冀,虫书石鼓见西京。”

  • 拔宅飞升

    同“拔宅上升”。《聊斋志异.白于玉》:“生曰:‘得卿如此,吾何忧!顾念一人得道,拔宅飞升。余将远逝,一切付之于卿。’”连动 全家成仙。《平妖传》12回:“贫道欲就本处,建个普贤佛院,铸成金身供养,贫道

  • 不见全牛

    源见“庖丁解牛”。形容对事物观察透彻,深谙其规律,技艺高超。宋黄庭坚《别蒋颖叔》诗:“三品衣鱼人仰首,不见全牛可下刀。”

  • 偃师

    《列子.汤问》载:周穆王时,有巧匠名偃师。偃师谒见王,问与之同来者何人?对曰:“臣之所造能倡(俳优)者。”“穆王惊视之,趋步俯仰,信人也。巧夫顉其颐,则歌合律;捧其手,则舞应节;千变万化,惟意所适。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