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见:麦舟
源见“芦中人”。泛指亡匿之处。清全祖望《周布衣传》:“一日遇华亭 徐副院孚远于芦中,与之偕归。”
《后汉书.孔融传》:“……后操讨乌桓,孔融嘲之曰:“大将军远征,萧条海外。昔肃慎不贡楛矢,丁零盗苏武牛羊,可并案也。”曹操出兵征伐乌桓,孔融讽刺说:‘大将军远征在外,十分辛苦,古代肃慎氏不来进贡,丁零
源见“甑尘釜鱼”。形容贫困乏食。明 邵璨《香囊记.得书》:“喜得逆旅逢青眼,免使破甑生尘愁范丹。”明 孙柚《琴心记.家徒四壁》:“早遣青囊出村借米,至今未归,破甑生尘,空囊垂罄。”主谓 甑,蒸食物的器
同“堕泪碑”。唐陈子昂《岘山怀古》诗:“犹悲堕泪碣,尚想卧龙图。”【词语堕泪碣】 汉语大词典:堕泪碣
源见“仲子灌园”。指逃名隐居的高尚节操。南朝 梁江淹《建平王聘隐逸教》:“挹於陵之操,想汉阴之高。”
源见“五鹿角折”。喻强手更遇强中手。宋黄庭坚《和答梅子明王扬休点密云龙》:“河伯来观东海若,鹿逢朱云真折角。”
《世说新语.巧艺》:“弹棋始自魏(汉.刘歆《西京杂记》卷二注引晋.傅玄《弹棋赋序》称弹棋始于汉成帝时。《后汉书.梁统传》附梁冀,也记载说冀能弹棋),宫内用汝奁戏。文帝于此戏特妙,用手巾角拂之,无不中。
詟:即慑,惧怕。慄:恐惧。意指声威远播,四方无论是陆地还是水上莫不畏惧而归服。汉代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殊方别区,界绝而不邻。自孝武之所不征,孝宣之所未以,莫不陆詟水慄,奔走而来宾。”孝武:汉武帝刘彻。孝
源见“楚弓楚得”。比喻虽有所失而利未出于人,无须挂怀。宋李清照《金石录后序》:“然有有必有无,有聚必有散,乃理之常。人亡弓,人得之,又胡足道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