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尸位素餐

尸位素餐

谓官员居位、食禄而不尽职。尸位,谓空占位置;素餐,谓不劳而食。夏启子太康继位后,安逸享受,不恤民事,长期在外游猎,后被有穷氏首领后羿所灭。后人因称其不理事为“尸位”。素餐,是指西周时期劳动人民通过民歌斥责不劳而食的贵族。歌词大意是:不拿锄来不拿镰,为什么你的粮食千千万?不拿弓来不拿箭,为什么你家猎物满庭院?人家生来身分高,不干活来白吃饭。

【出典】:

尚书·五子之歌》:“太康尸位以逸豫,灭厥德。黎民咸贰,乃盘游无度,畋于有洛之表,十旬弗反。”

【例句】:

诗经·魏风·伐檀》:“坎坎伐檀兮,置之河之干兮,河水清且涟猗。不稼不穑,胡取禾三百廛兮?不狩不猎,胡瞻尔庭有悬貆兮,彼君子兮,不素餐兮。”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朱云传》:“今朝廷大臣,上不能匡主,下亡以益民,皆尸位素餐。” 唐·吕温《代窦中丞与襄阳于相公书》:“敢不砥砺微分,激昂前途,以明主今日之恩,资大贤积时之誉,庶乎有立,少答所知;岂敢以尸素为荣,而负平生之论。”


【词语尸位素餐】  成语:尸位素餐汉语词典:尸位素餐

尸位:古代祭祀代死者受祭的画像,只享祭祀而不做事。素餐:不劳而食,无功受禄。尸位素餐形容空占官位,白享俸禄,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。西汉朱云不畏权势,敢于与恶势力斗争。汉成帝时,朱云上书请求成帝接见,当着朝廷重臣对成帝说:“现在朝廷大臣,对上不能匡正君王,使政治清明;对下不能做有益于百姓的事,使国泰民安。空享俸禄,无所事事。正如孔子所说,鄙陋之徒怎能辅佐国君,他们患得患失,利欲薰心,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。”后以“尸位素餐”为典,指官吏空占职位,白吃俸禄,却不尽职尽责,又简称为“尸素”,后亦用于自谦之辞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67《朱云传》2915页:“云上书求见,公卿在前。云曰:‘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,下亡以益民,皆尸位素餐,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,苟患失之,亡所不至者也。’”颜师古注曰:“尸,主也。素,空也。尸位者,不举其事,但主其位而已。素餐者,德不称官,空当食禄。”

【例句】:

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思贤》:“虚食主禄,素餐尸位而事淫侈,坐作骄奢,破败而不及传世者也。” 三国魏·曹植《矫志诗》:“芝桂虽芳,难以饵鱼;尸位素餐,难以成居。” 唐·王维《游悟真寺》:“薄宦惭尸素,终身拟尚玄。” 唐·韦应物《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》:“理郡无异政,所忧在素餐。” 唐·白居易《适意二首》:“三年作谏官,复多尸素羞。” 宋·朱熹《答刘平甫书》:“元履竟不于朝,虽所发未为中节,然比尸位素餐、口含瓦石者,不可同年语矣!” 明·庄昶《端午食粽有感》:“小臣自愧悠悠者,无术救时真素餐。”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18回:“倘大人看我可为公子之师,情愿附骥,自问也不至于尸位素餐,误人子弟。” 清·秋瑾《题芝龛记》:“肉食朝臣尽素餐,精忠报国赖红颜。”


并列 尸位,占据着职位而不做事;素餐,不做事而白吃饭。亦作自谦语。语本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:“太康尸位,以逸豫灭厥德。”《诗经·魏风·伐檀》:“彼君子兮,不素餐兮。”三国魏·曹植《矫志》:“~,难以成名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政事方面。→窃位素餐 尸禄素餐 ↔克尽厥职。也作“素餐尸位”。


【典源】《汉书·朱云传》:“云曰:‘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,下亡以益民,皆尸位素餐,孔子所谓“鄙夫不可与事君”,“苟患失之,亡所不至”者也。’”

【今译】 汉代朱云向汉成帝奏说:“现在朝廷大臣上不能辅佐主上,下无益于百姓,都是空守着官位不做事,只知拿俸禄,像孔子说的,这种鄙陋的人不能事君,是为了保住禄位,什么都干得出来的人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空守禄位而不做事。

【典形】 朝臣素餐、尸位素餐、素餐、素餐尤。

【示例】

〔朝臣素餐〕 清·秋瑾《题芝龛记》之八:“肉食朝臣尽素餐,精忠报国赖红颜。”

〔尸位素餐〕 唐·元稹《钱重物轻议》:“无乃失有司奉职之体,负尸位素餐之责。”

〔素餐〕 明·庄昶《端午食赐粽有感》:“小臣自愧悠悠者,无术救时真素餐。”


【词语尸位素餐】  成语:尸位素餐汉语词典:尸位素餐

猜你喜欢

  • 不问青红皂白

    谓不辨是非,不问情由。《老残游记续集》第四回: “不问青红皂白,举起鞭子就打。”参见:○不分皂白见“不分皂白”。《老残游记·续集》4回:“~,举起鞭子就打。”【词语不问青红皂白】  成语:不问青红皂白

  • 路叟之忧

    汉刘向《说苑.敬慎》载:孔子在路途中听到丘吾子哭声甚悲,问其故,“丘吾子对曰:‘吾有三失。’孔子曰:‘愿闻三失。’丘吾子曰:‘吾少好学问,周遍天下,还后,吾亲亡,一失也;事君奢骄,谏不遂,是二失也;厚

  • 李轻车

    《史记.卫将军骠骑列传》:“将军李蔡,成纪人也。事孝文帝、景帝、武帝。以轻车将军从大将军有功,封为乐安侯。”西汉.李蔡为轻车将军,曾随大将军李广数击匈奴,以功封安乐侯。后用称边军将帅。唐.王维《送宇文

  • 言刈其楚

    言:语助词。刈:割。楚:又名荆,一种丛生灌木。 原意为砍下荆条,用以作薪。语出《诗.周南.汉广》:“翘翘错薪,言刈其楚。”三国.魏文帝《黎阳作诗二首》:“殷殷其雷,濛濛其雨。我徒我车,涉此艰阻。遵彼

  • 心慕手追

    慕:爱慕、羡慕。追:追随、仿效。心里羡慕,手中模仿,比喻倾心向慕。王羲之(事迹见前“坦腹东床”条)的书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。《晋书》的作者称赞他说:看其笔画功力,字体的巧妙,象云烟飘动,朝露凝结,形

  • 天上使星

    源见“使臣星”。指朝廷使者。宋王安中《虞美人.和赵承之送权朝美接伴》词:“试寻天上使星看,却见锦衣白昼、过乡关。”

  • 梦赤龙

    参见:赤伏符

  • 陇蜀之望

    源见“得陇望蜀”。喻指贪得无厌之心。清李渔《怜香伴.闺和》:“风流之愿已饱,陇 蜀之望不奢。”

  • 朱果

    《清通志.氏族一》:“我朝先世发祥于长白山。山之东有布库哩山,下有池曰布勒瑚里,相传有天女三浴于池,浴毕,有神鹊衔朱果置季女衣,季女取而吞之,遂有身。寻产一男,生而能言,体貌奇异。及长,母告之故。命曰

  • 诡衔窍辔

    诡衔:吐出衔。窃辔:齧辔,咬辔。马不受羁,比喻不受约束的意思。《庄子.马蹄》:“夫加之以衡扼,齐之以月题,而马知介倪。闉扼,鸷曼,诡衔,窃辔。”衡:车辕前缚轭的横木。月题:马额上当颅如月形的叫月题。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