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尾大不掉

尾大不掉

见〔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〕。


主谓 尾巴太大就不易摆动。①比喻部属势力强大就不服从指挥调度。也比喻机构庞大,涣散以致指挥不灵。语出《左传·昭公十一年》:“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,君所知也。”《糊涂世界》卷8:“舒大人弄到后来,也晓得~,却又没法子想,只想换个地方。”也作“尾大难掉”。②比喻事物因轻重关系倒置,形成难以驾驭的局面。明·郎瑛《七修类稿·张友谅始末》:“今乘~之舟,损兵弊甲,迟迟与吾相持。”△多用于描写不好指挥部下或难以驾驭局面。↔强干弱枝


尾大不掉”用以比喻部属势力强大、难以驾驭,或机构庞大而指挥不灵这样的情形。

为什么这样比喻呢? 这就涉及 “掉”的意思。

左传·昭公十一年》记载说,春秋时楚灭蔡,楚灵王欲封公子弃疾为蔡公,便向大臣申无宇询问此事如何。申无宇回答道: “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,君所知也。”其意是说: 树梢的枝条太粗重了就会折断,牛、马的尾巴太大太重了就摇摆不动 ( 不能驱赶身上的飞虫) ,这些您都是知道的啊! 也就是说,申无宇不赞同封公子弃疾为蔡公,因为离远了,难以指挥。

国语·楚语上》: “夫边境者,国之尾也。譬之如牛马,处暑之既至,( ménɡ wèi) 之既多,而不能掉其尾,臣亦惧之。”蝱是一种昆虫,飞到牛、马身上叮咬,而牛、马不能摆动其尾以驱赶。至此,可知 “掉”义为摇、摆。《文选·扬雄 ( 长杨赋) 》: “拮隔鸣球,掉八列之舞。”李善注引贾逵云: “掉,摇也。”

据此,“尾大不掉”即言尾大而不易摇摆,用以比喻不易驾驭或指挥不灵之意。


【词语尾大不掉】  成语:尾大不掉汉语词典:尾大不掉

猜你喜欢

  • 爨下桐

    源见“焦尾琴”。喻遭毁弃的良材。宋孙觌《宜黄尉李集义遣戈问安否小诗为谢》:“啧啧爨下桐,嗷嗷辙中鳞。?以朱丝绳,放之碧海津。”【词语爨下桐】   汉语大词典:爨下桐

  • 丧家之犬

    同“丧家之狗”。《金瓶梅词话》四七回:“忙忙如丧家之犬,急急如漏网之鱼。”冰心《老舍和孩子们》:“舒伯伯给我的信里说,他在纽约,就像一条丧家之犬。”见“丧家之狗”。琼瑶《船》:“他们两人默默相对,彼此

  • 谈笑行杀戮

    《隋书.杨素传》:“素多权略……每将临寇,辄求人过失而斩之,多者百余人,少不下十数。流血盈前,言笑自若。及其对阵,先令一二百人赴敌,陷阵则已,如不能陷阵而还者,无问多少,悉斩之。又令二三百人复进,还如

  • 睡蛇

    《遗教经论》:“烦恼毒蛇,睡在汝心。譬如黑蚖,在汝室睡,当以持戒之钩,早摒除之。睡蛇既出,乃可安眠。”后因以借指烦恼困扰、心绪不宁的精神状态。宋苏轼《午窗坐睡》诗:“睡蛇本亦无,何用钩与手?”宋陆游《

  • 春树江东

    源见“云树之思”。谓对远方朋友的思念。宋刘镇《沁园春.题西宗云山楼》词:“㕴吟久,想依依春树,人在江东。”

  • 穷形尽相

    穷:尽。原指文学作品描绘得十分细腻,形容得极其生动。《文选.陆机.文赋》:“虽离方而遁圆,期穷形而尽相。”吕向注:“不见力圆之形,终期尽物之象也。相,象也。”后来转而又指人丑态毕露。圆,原作“员”。并

  • 永嘉南奔

    《晋书.愍帝纪》:“帝之继皇统也,属永嘉之乱,天下崩离。”又,同卷《怀帝纪》:永嘉五年六月,“刘曜、王弥、石勒同寇洛川,王师频为贼所败,死者甚众。……刘曜、王弥入京师。帝……欲幸长安,为曜等所追及。曜

  • 横磨墨盾

    同“磨盾鼻”。清钱谦益《奉酬山海督师袁公》诗:“匡坐油幢临虏使,横磨墨盾草邮书。”

  • 汉求季布

    《史记.季布列传》:“季布者,楚人也。为气任侠,有名于楚。项籍使将兵,数窘汉王。及项羽灭,高祖购求布千金,敢有舍匿,罪及三族。季布匿濮阳周氏。周氏……乃髡钳季布……之鲁朱家所卖之。朱家心知是季布,乃买

  • 窥玉三年

    同“窥宋东墙”。宋刘克庄《风流子.白莲》词:“对月中乍可,伴娥孤另,墙头谁肯,窥玉三年。”按:此用以咏白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