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屠门大嚼

屠门大嚼

汉.桓谭《新论.琴道》:“人闻长安乐,则出门向西而笑;知肉味美,则对屠门(宰杀牲畜卖肉的店铺)而大嚼。”(《初学记》卷二六引与此文字稍异)

长安是汉朝的京城,古时那里是一个繁华的世界,说西望长安而笑,是指仰慕帝都而不可即。“屠门大嚼”指称欣羡得很厉害,又不能真正得到,只有凭想像而聊以自慰。

三国魏.曹植《与吴季重书》:“过屠门而大嚼,虽不得肉,贵且快意。”(见《曹子建集》卷九)李木庵《延安新竹枝词》十四:“小米菜根味亦甘,屠门大嚼想来馋。”(见《十老诗选》)唐.李白《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》诗:“十年罢西笑,揽镜如秋霜。”


偏正 屠门,肉铺。嚼,咀嚼。对着肉铺大咀嚼。比喻羡慕某物而得不到,靠想象聊以自慰。语本汉·桓谭《新论》:“人闻长安乐,则出门西向而笑;肉味美,对屠门而大嚼。”清·钱谦益《戏题徐元叹所藏钟伯敬茶讯诗卷》:“还君此卷成一笑,何异~,眼饱胸中饥。”△多用于心理描写。→望梅止渴画饼充饥


【典源】 《初学记》卷二十六引汉·桓谭《新论》曰:“人闻长安乐,出门西向笑。人知肉味美,即对屠门而嚼。”《文选·曹植〈与吴季重书〉》:“过屠门而大嚼,虽不得肉,贵且快意。”

【今译】 汉时关东俗语说:“听人讲长安好,出门就向西而笑。知道肉味美,便面对肉铺的门咀嚼起来。”三国曹植在给吴质 (字季重) 的信中也说:“路过肉铺门前,嘴里就咀嚼,虽未吃到肉,却也痛快一时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心中企慕而不能得到,姑且用想象聊以自慰。

【典形】 大嚼屠门、过屠门嚼、嚼肉过屠门、屠门大嚼、屠门嚼、屠门快、大嚼宁须肉。

【示例】

〔大嚼屠门〕 唐·罗隐《黄鹤驿偶题》:“高歌酒市非狂者,大嚼屠门亦偶然。”

〔过屠门嚼〕 宋 · 黄庭坚 《读方言》:“设心更自笑,欲过屠门嚼。”

〔嚼肉过屠门〕 明·徐渭《寄郦绩溪仲玉》:“谁能嚼肉过屠门,瘦杀鸾栖一枝棘。”

〔屠门大嚼〕 宋·刘筠《受诏修书述怀感事》:“屠门夸大嚼,鼠壤鄙余蔬。”

〔屠门嚼〕 宋·陈师道《和张次道再游翠岩》:“自怜久快屠门嚼,欲往安能久茹芝。”


【词语屠门大嚼】  成语:屠门大嚼汉语词典:屠门大嚼

猜你喜欢

  • 江革奉挚

    《后汉书.江革传》:“江革字次翁,齐国 临淄人也。少失父,独与母居……建武末年,与母归乡里。每至岁时,县当案比,革以母老,不欲摇动,自在辕中侍车,不用牛马,由是乡里称之曰‘江巨孝’。”后以“江革奉挚”

  • 梁尘飞

    源见“歌落梁尘”。形容歌曲高妙动人。晋陆机《拟古诗.拟东城一何高》:“长歌赴促节,哀响逐高徽。一唱万夫叹,再唱梁尘飞。”宋梅尧臣《夜听邻家唱》诗:“想象朱唇动,仿佛梁尘飞。”【词语梁尘飞】   汉语大

  • 万里宝刀

    《初学记》卷二十引三国吴.谢承《后汉后》:“武陵武溪蛮夷作难,诏遣车骑将军冯绲南征。绲表应奉金错刀一具。”《后汉书.应奉传》:“车骑将军冯绲以奉有威恩,为蛮夷所服,上请与俱征。拜从事中郎。”唐.李贤注

  • 张高盖

    源见“黄霸治郡”。称颂地方官政绩卓著,地位显赫。唐李商隐《哭遂州萧侍郎》诗:“啸傲张高盖,从容接短辕。”

  • 祝尧

    同“祝华封”。唐张说《皇帝降诞日集贤殿赐宴》诗:“不独华封老,千年喜祝尧。”

  • 清角

    源见“晋君听琴”。指高妙的、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配听的音乐。三国 魏曹丕《善哉行》诗:“《清角》岂不妙,德薄所不任。”【词语清角】   汉语大词典:清角

  • 三尸

    《汉武帝内传》:“三尸狡乱,玄白失时。”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.玉格》:“三尸一日三朝:上尸青姑,伐人眼;中尸白姑,伐人五脏;下尸血姑,伐人胃命。亦曰玄灵。又曰:一居人头中,令人多思欲,好车马,其色黑;一

  • 耿家勋

    《后汉书》卷十九《耿弇传》:“耿氏自中兴已后迄建安之末,大将军二人,将军九人,卿十三人,尚公主三人,列侯十九人,中郎将、护羌校尉及刺史、二千石数十百人,遂与汉兴衰云。”汉室中兴时,耿(况)家出大将军二

  • 悲歌击筑

    源见“燕市悲歌”。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或情怀。宋陆游《老将》诗:“百战西归变姓名,悲歌击筑醉湖城。”并列 形容气氛悲壮苍凉。语本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战国时,荆轲受燕太子丹托付,入秦刺秦王,太子及朋友们

  • 含沙射影

    《诗.小雅.何人斯》:“为鬼为蜮,则不可得。”毛传:“蜮,短狐也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.登涉》:“短狐,一名蜮,一名射工,一名射影,其实水虫也。状似鸣蜩,状(大)似三合杯,有翼能飞,无目而利耳,口中有横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