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差强人意

差强人意

意谓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,今谓还能使人满意。吴汉(?-44年),字子颜,南阳宛(今河南南阳)人,从光武帝定天下,拜大司马,封舞阳侯。他能吃苦耐劳,每次随光武帝出征,帝未休息,他就规规矩矩地站在旁边。其他将领见战事不利,往往很是恐惧害怕失去常态,而吴汉则神态自若地整顿鞍马器械,动员将士杀敌立功。皇帝派侍卫去观察吴汉的情况,得报告后,光武帝叹道:“所有将领中,只有吴将军还算使我满意。”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18第683页《吴汉传》:“汉性强力,每从征伐,帝未安,恒侧足而立。诸将见战陈不利,或多惶惧,失其常度。汉意气自若,方整理器械,激扬士吏。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,还言方修攻战之具。乃叹曰:吴公差强人意,隐若一敌国矣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宋·陆游《剑南诗稿》30《舟行戏书》:“扬帆海浦差强意,卧看秋涛蹴远天。”


其他 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。后谓尚能令人满意。语出《后汉书·吴汉传》:“诸将见战陈不利,或多惶惧,失其常度,汉意气自若,方整厉器械,激扬士吏。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,还言方修战攻工具,乃叹曰:‘吴公差强人意,隐若一敌国矣。’”西门丁《玉佩疑云》:“管一见本想答他一句‘~’,临到嘴边又忽然叹道:‘不错不错! 想不到府上还有此道高手。’”△用于评价人事方面。→称心如意 ↔大失所望


“差 ( chā) 强人意”今多解释为 “不太令人满意”,报刊多见( 例略) 。这个解释恰恰将意思搞反了,它指的是 “比较 ( 尚) 令人满意”。之所以有这种情况发生,主要是对 “差”字的理解问题。

此语中的 “差”是什么意思呢?

“差”,在这里是比较、尚、略微等义。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拔斾 ( pèi,旗) 投衡乃出。”杜注: “拔斾投衡上,使不帆风,差轻。”《韵会》: “差,较也。”差轻,即言较轻。

后汉书·吴汉传》: “诸将见战陈 ( 阵) 不利,或多惶惧,失其常度,汉意气自若,方整厉器械,激扬士吏。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,还言方修战攻之具,乃叹曰: ‘吴公差缰 ( 强) 人意,隐若一敌国矣。’”光武帝所叹,意谓吴汉的言行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。“差强人意”即谓尚能令人满意。


【词语差强人意】  成语:差强人意汉语词典:差强人意

猜你喜欢

  • 信次

    《左传.庄公三年》:“凡师一宿为舍,再宿为信,过信为次。”后因称三夜以上或三天左右时间为“信次”。南朝 宋谢灵运《作离合》诗:“古人怨信次,十日眇未央。”南朝 梁何逊《宿南洲浦》诗:“违乡已信次,江月

  • 买顾

    旧题汉.刘向《列女传.节义传.楚成郑瞀伟》:“郑瞀者……楚成王之夫人也。初,成王登台,临后宫,宫人皆倾观,子瞀直行不顾,徐步不变。王曰:‘行者顾。’子瞀不顾。王曰:‘顾,吾以女为夫人。’子瞀复不顾。王

  • 龙漦

    《国语.郑语》载:夏之衰,有二神龙止于王庭。夏后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,莫吉。卜请其漦而藏之,吉。及周厉王之末,发而观之,漦流于庭,化为玄鼋。后宫童妾遇之而孕,生褒姒。周幽王宠褒姒,欲杀申后所生太子而立褒

  • 舜舞干戚

    《书.大禹谟》:“帝乃诞敷文德,舞干羽于两阶,七旬,有苗格。”干羽,古代舞者所执的舞具,文舞执羽,武舞执干。干羽,亦作“干戚”。后因以“舜舞干戚”喻以德化仁义服人。北周庾信有《舜舞干戚赞》。【典源】

  • 惠死庄杜口

    《庄子.徐无鬼》:“庄子送葬,过惠子之墓。顾谓从者曰:‘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,使匠石斫之。……宋元君闻之,召匠石曰:“尝试为寡人为之。”匠石曰:“臣则尝能斫之。虽然,臣之质死久矣!”自夫子之死也,吾无

  • 朱邑葬桐

    同“桐乡归葬”。清赵翼《忽梦镇安旧游》诗:“朱邑葬桐乘后约,欧阳思颍记前因。”

  • 魏公筹

    同“魏舒画筹”。宋苏轼《新渡寺席上次赵景贶陈履常韵送欧阳叔弼》:“平生魏公筹,忽斫郢人墁。”

  • 征贾生

    同“宣室召”。唐李白《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》:“思亲遂行,流涕惜别。今圣朝已舍季布,当征贾生。”

  • 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

    《南齐书.王敬则传》:“〔东昏侯〕谓敬则至,急装欲走。有告敬则者,敬则曰:‘檀公三十六策,走是上计。汝父子唯应急走耳’。”据载,南北朝时,齐王敬则起兵叛变朝廷,此时齐明帝正重病缠身。东昏侯使人上屋顶眺

  • 一物不知,以为深耻

    汉.扬雄《法言.君子》:“圣人之于天下,耻一物不知。”扬雄在《法言.君子》中说,圣人对于某一事物有所不知,认为是莫大的羞耻。《后汉书.张衡传》:“耻一物之不知,有事之无范。”《南史.陶弘景传》:“读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