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喻玩弄两面手法,挑拨是非。宋代曾慥《类说.谈苑》:“优者说韩信,(党)进怒曰:‘汝对我说韩信,见韩信即当说我,此三头两面之人!’即命杖之。”并列 比喻善于玩弄两面手法,趋奉谄媚。语出唐·李商隐《杂纂
源见“鸢肩火色”。指官运亨通,飞黄腾达。宋苏轼《赠善相陈杰》诗:“火色上腾虽有数,急流勇退岂无人?”
同“出类拔萃”。明无名氏《误失金环》:“两个夫荣妻贵,一双出类超群。”见“出类拔萃”。明·无名氏《误失金环》:“两个夫荣妻贵,一双~。”△用于特出人物【词语出类超群】 成语:出类超群汉语大词典:出类
《战国策.宋卫策》载:相传公输般为楚设置云梯,欲以攻宋。墨子闻之,“自鲁往,裂裳裹足,日夜不休”,十日十夜而至郢,说楚王。后遂用“裂裳裹足”为奔走急切之典。南朝 梁 刘孝标《广绝交论》:“是以耿介之士
源见“一诺千金”。形容诺言极其贵重可信。唐黄滔《投刑部裴郎中》诗:“拜手敢将诚吐血,蜕形唯待诺如金。”
源见“管窥蠡测”。比喻短浅的见识。常用为谦词。《魏书.王叡传》:“仰恃皇造宿眷之隆,敢陈愚昧管窥之见。”见“管窥蛙见”。《魏书·恩幸传·王叡》:“仰恃皇造宿眷之隆,敢陈愚昧~。”【词语管窥之见】 成
源见“索米长安”。借指俸薄生活难度。徐道政《端阳顾竹侯招食粽》诗:“自到长安米如珠,臣朔苦饥涎空嗌。”【词语臣朔苦饥】 汉语大词典:臣朔苦饥
同“江淹笔”。唐薛逢《谢西川白相公寄赐新诗书》:“徒循夫子之墙,未梦江生之笔。”
原指孔子用忠恕之道贯穿在一切事物之中。 后泛指一种思想或理论贯通始终。语出《论语.里仁》:“吾道一以贯之。”《汉书.王莽传上》:“而公包其始终,一以贯之,可谓备矣。”《艺文类聚》卷一二引晋薛莹《汉纪
宋.陶谷《清异录.仙宗》:“世人阴阳之契,有缱绻司统属,其长官号氤氲大使,诸宿缘冥数当合者,须鸳鸯牒下乃成。”阴阳之契,指男女婚配。缱绻,缠绵有情。氤氲,古代哲学指阴阳二气交合变化的状态。古人迷信说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