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干啼湿哭

干啼湿哭

犹如说哭哭啼啼。《北齐书.尉景传》:“景有果下马,文襄求之,景不与……神武对景及常山君责文襄而杖之,常山君泣救之。景曰:‘小儿惯去,放使作心腹,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?’”文襄:指高澄。神武:指高欢。


并列 即哭哭啼啼。《北齐书·尉景传》:“小儿惯去,放使作心腹,何须~不听打耶?”△贬义。用于描写人物神态。→哭哭啼啼 嚎啕大哭 哭天喊地 ↔眉开眼笑 兴高采烈


【词语干啼湿哭】  成语:干啼湿哭汉语词典:干啼湿哭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萦右拂

    《史记.楚世家》:“若夫泗上十二诸侯,左萦而右拂之,可一旦而尽也。”这是楚人对楚顷襄王说的一话,意思是说对付泗上十二诸侯只须左边牵绊,右边拂拭,一下就降伏了。后以“左萦右拂”比喻战胜对手轻而易举,干净

  • 琴瑟不调

    源见“琴瑟”。琴瑟合奏时,声音没有调整和谐。比喻夫妻不和。唐赵璘《因话录.宫》:“郭暧尝与升平公主琴瑟不调。”见“琴瑟失调”。《汉书·董仲书传》:“譬之~,甚者必解而更张之,乃可鼓也。”【词语琴瑟不调

  • 诔文光夫

    汉.刘向《列女传.柳下惠妻》:“鲁大夫柳下惠之妻也,柳下惠处鲁,三黜而不去,忧氏救乱。妻曰:‘无乃渎乎?君子有二耻:国无道,而贵耻也。’……妻曰:‘将诔夫子之德耶,则二、三子不如妾知之也。’乃诔曰:‘

  • 竹桥渡蚁

    源见“宋郊渡蚁”。谓为人慈善。明谢谠《四喜记.天佑阴功》:“宋郊的、宋郊的竹桥渡蚁,人世上、人世上慈祥怎比!”

  • 后生可畏

    意指青年人前程远大,成就将超过年长的人,值得敬佩。孔子在勉励他的学生求学上进时说,青年人是可怕的,怎么能断定他们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?一个人到了四、五十岁还没有什么成就,那就不值得害怕了。【出典】:《

  • 坠马髻

    同“堕马髻”。隋江总《梅花落》诗:“天姬坠马髻,未插江南珰。”【词语坠马髻】   汉语大词典:坠马髻

  • 因树为屋

    《后汉书.申屠蟠传》:“蟠独叹曰:‘昔战国之世,处士横议,列国之王,至为拥篲先驱,卒有院儒烧书之祸,今之谓矣。’乃绝迹于梁碭之闲,因树为屋,自同傭人。”申屠蟠看到当时范滂等攻訏朝政,一时成风,感到事情

  • 送酒

    同“白衣送酒”。明何景明《登坚山寺绝顶真武庙》诗之二:“不尽登高兴,无人送酒来。”【词语送酒】   汉语大词典:送酒

  • 亲离众叛

    大家反对,亲信背离。形容不得人心,极其孤立。《晋书.吕光等载记论》:“寻而耄及政昏,亲离众叛,瞑目甫尔,衅发萧墙。”唐 温大雅《大唐创业起居注》卷二:“巡幸无度,穷兵极武,喜怒不恒,亲离众叛。”参见“

  • 种豆南山

    同“南山种豆”。宋辛弃疾《新荷叶.再题悠然阁》词:“种豆南山,零落一顷为萁。岁晚渊明,也吟草盛苗稀。”【典源】《汉书·杨恽传》:“ (杨) 恽既失爵位,家居治产业,起室宅,以财自娱。岁余,其友人安定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