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异曲同工

异曲同工

亦作“同工异曲”。谓曲调不同,精妙相等。唐代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子云、相如,同工异曲。”子云:扬雄字。相如:司马相如。二人都是汉代著名的赋家。


并列 曲调虽然不同,但同样精彩美妙。秦牧《蛇和庄稼》:“这事情的道理,和杜老讲的那个故事是~的。”△褒义。用于比喻不同的艺术作品同样精彩;说法不同,但道理一样。或指不同的工作方法,取得同样好的效果等。→同工异曲 殊途同归 江河同归 ↔同床异梦。也作“同工异曲”。


解释曲调不同,却同样美妙。比喻不同时代、不同人的文章、言论一样精彩。或不同的方法产生同样的效果。

出处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子云、相如,同工异曲。”

韩愈是唐代著名诗人、文学家。《进学解》中提到的子云即扬雄,相如即司马相如,都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。韩愈在元和七八年间担任国子博士时,写了这篇《进学解》,假托向学生训话,勉励他们在学业、德行方面取得进步。文章先写学生提出质问,他再进行解释,故名“进学解”,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、仕途不顺的牢骚。

文章写道:国子先生早上召集学生教导他们说:“学业的精进由于勤奋,而荒废由于游荡玩乐;德行的成就由于思考,而败坏是由于因循随便。各位只用担心学业不能精进,不要担心主管部门看不清;只担心德行不能成就,不要担心主管部门官吏不公正。”话还没有说完,有人就笑道:“先生在欺骗我们吧?我们这些学生侍奉您,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。您夜以继日,刻苦用功,一年到头不休息,从事学业可以说勤奋了。您对于儒家,可以说是大有功劳了。您的心神沉浸在书籍里,仔细品尝咀嚼其中的精英华彩,写起文章来,书卷堆满了家屋。向上取法虞、夏时代的典章;往下一直到《庄子》《离骚》、太史公的记录;扬雄、司马相如的创作,同样巧妙而曲调各异。您的文章可以说是内容宏大而外表气势奔放,波澜壮阔。您的做人,可以说是很有成就了。可是您在公的方面不能被人们信任,在私的方面得不到朋友的帮助。前进退后,都发生困难,动一动便惹祸获罪。您不想想自己这些,怎么反而来教训别人呢?”

例句

与陶然亭不同,但造园方法有异曲同工的紫竹园,一改北方不能种竹的旧俗,渐渐形成以竹为特色的园林风格。


【词语异曲同工】  成语:异曲同工汉语词典:异曲同工

猜你喜欢

  • 羊祜探环

    晋.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五:“羊祜年五岁时,令乳母取所弄金镮。乳母曰:‘汝先无此物。’祜即诣邻人李氏东垣桑树中探得之。主人惊曰:‘此吾亡儿所失物也。云何持去!’乳母俱言之,李氏悲惋。时人异之。”《晋书.

  • 言为心声

    汉扬雄《法言.问神》:“故言,心声也;书,心画也。声画形,君子小人见矣。”后以“言为心声”谓言语是表示心意的声音。清龚自珍《别辛丈人文》:“我思孔烦,言为心声。”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.文学救国法》:“

  • 三头两面

    比喻玩弄两面手法,挑拨是非。宋代曾慥《类说.谈苑》:“优者说韩信,(党)进怒曰:‘汝对我说韩信,见韩信即当说我,此三头两面之人!’即命杖之。”并列 比喻善于玩弄两面手法,趋奉谄媚。语出唐·李商隐《杂纂

  • 中年丝竹

    源见“东山丝竹”。谓中年以后以音乐作消遣。清 丘逢甲《次韵答晓沧冬日见过草庐》诗:“满座酒尊怀北海,中年丝竹负东山。”

  • 团力法

    参见:皋惟团力

  • 歌五袴

    《后汉书.廉范传》载:东汉廉范,字叔度,任蜀郡太守。前任为防止火灾,严令禁止百姓晚间点灯夜作,但很多人仍偷偷地夜作,火灾依然不断。廉范到任,废除旧令,让人储水备灾。百姓称便,生产发展,民物丰盛。民间作

  • 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鼾睡

    宋.杨亿《杨文公谈苑》载:宋开元八年,宋军围金陵,南唐后主李煜遣徐铉入朝,请求缓兵,宋太祖对他说:“江南亦何罪?但天下一家,卧榻之侧,岂可许他人鼾睡?”宋.岳珂《桯史.徐铉入聘》:“国(南唐)初三徐,

  • 画地成牢

    同“画地为牢”。清王夫之《薑斋诗话》卷二:“诗之有皎然、虞伯生,经义之有茅鹿门、汤宾尹、袁了凡,皆画地成牢以陷人者,有死法也。”见“画地为牢”。清·王夫之《姜斋诗话》卷2:“诗之有皎然、虞伯生,经义之

  • 墨子悲

    源见“墨子悲染丝”。借指染丝。唐司空曙《长林令卫象饧丝结歌》:“主人调盘盘素丝,寒女眷眷墨子悲。”

  • 语出月胁

    唐皇甫湜《〈顾况集〉序》:“偏于逸歌长句,骏发踔厉,往往若穿天心,出月胁,意外惊人语,非寻常所能及,最为快也。”后以“语出月胁”谓出语惊人,非同寻常。宋苏轼《轼近以月石砚屏献子功中书谨和子功诗并求纯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