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怒从心上起,恶向胆边生

怒从心上起,恶向胆边生

一腔怒气从心里进发,一股恶气壮着胆子产生。 形容人怒不可遏。语出宋.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:“强人不管他说,怒从心上起,恶向胆边生。左手捽住张协头梢,右手扯住一把光霍霍冷搜搜鼠尾样刀。”《水浒全传》三一回:“武行者看了,怒从心上起,恶向胆边生,便想到这是山间林下出家人,却做这等勾当!”《今古奇观.钱秀才错占凤凰俦》:“颜俊此时,怒从心上起,恶向胆边生,一把掌将小乙打在一边。”何正秋《警惕身边的“灰色暴力”》(《长江日报》1992年9月14日):“某道德败坏的男青年,一惯以谈朋友为名,玩弄多名女青年。有位受害姑娘的父亲是位中医,见女儿受害且难报怨仇,怒从心上起,恶向胆边生,暗施‘虎狼药’,让那个‘坏家伙’从此丧失了性功能。后来事情败露,姑娘的父亲以伤害罪被判徒刑。”也单引 ① 〔怒从心上起〕。《古今小说.闲云庵阮三偿冤债》:“太尉不听说,万事俱休,听得说了,怒从心上起,道:………”


其他 形容愤怒之极,胆子就会大起来,什么事情都可能干出来。《五代史平话·梁》:“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,才听得后,~,‘却不叵耐这黄巢欺负咱每太甚!’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表示人在极度气愤时会丧失理智地蛮干。也作“怒从心起”、“怒从心生”、“怒从心上起”。


【词语怒从心上起,恶向胆边生】  成语:怒从心上起,恶向胆边生汉语词典:怒从心上起,恶向胆边生

猜你喜欢

  • 如皋一箭

    同“如皋射雉”。晋潘岳《射雉赋》:“昔贾氏之如皋,始解颜于一箭。”宋刘筠《无题》诗之一:“渐渐麦陇藏鸣雉,更恨如皋一箭迟。”

  • 李斯如鼠

    同“李斯溷鼠”。清袁枚《南漕叹》诗:“运连万锸两递运,李斯如鼠仓中行。”

  • 规随

    源见“萧规曹随”。谓按前人成规办事。清钱谦益《韩圹授光禄大夫制文》:“推同心而调鼎,允协规随。”【词语规随】   汉语大词典:规随

  • 鹤归华表

    南朝.宋.刘敬叔《异苑》卷三:“晋太康二年冬大寒,南洲人见二白鹤语于桥下,曰:‘今兹寒不减尧崩年也。’于是飞去。”传说晋代曾有人见二只白鹤在桥下议论天寒后飞走。后以“鹤归”、“天寒白鹤归”作咏桥之典。

  • 万事不理问伯始

    《后汉书.胡广传》:“胡广字伯始,南郡华容人也。……性温柔谨素,常逊言恭色。达练事体,明解朝章。虽无謇直之风,屡有补阙之益。故京师谚曰:‘万事不理问伯始,天下中庸有胡公。’”东汉胡广,为官多年,广有阅

  • 不忍过西州

    同“羊昙泪”。唐刘禹锡《途次敷水驿》诗:“今来重垂泪,不忍过西州。”

  • 同年而语

    犹相提并论。汉 贾谊《过秦论上》:“试使山东之国,与陈涉度长絜大,比权量力,则不可同年而语矣。”梁启超《立宪政体与政治道德》:“然正以权限严明故,故行政部有莫大之威权,非他种政体所可同年而语。”见“同

  • 采兰赠芍

    《诗.郑风.溱洧》:“士与女,方秉蕑兮。”又:“维士与女,伊其相谑,赠之以勺药。”毛传:“蕑,兰也;勺药,香草。”勺药,即芍药。采兰赠芍,指男女之间相互馈赠以示相爱。清.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三四回:“怪

  • 蒲鞭之耻

    同“蒲鞭”。唐骆宾王《上兖州刺史启》:“约法遵宽,设蒲鞭之耻。”

  • 孺子歌

    源见“沧浪濯缨”。指表示洁身自好的《沧浪歌》。宋苏轼《次韵答参寥》:“莫作孺子歌,沧浪濯吾缨。吾诗自堪唱,相子棹歌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