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扪虱雄谈

扪虱雄谈

同“扪虱而谈”。清张问陶《苻秦王武侯墓下作》诗:“扪虱雄谈举世无,英雄毕竟耻为儒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太平御览》 卷九五一引《续晋阳秋》曰:“咸阳王猛被緼袍而诣桓温,一靦谈当时之事,猛摸虱而言,旁若无人,温察而奇之。”《初学记》卷五引崔鸿《前燕录》曰:“王猛隐华山。桓温入关,猛被褐而诣之,一面说当代之事,扪虱而言,旁若无人。”《晋书·王猛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晋代王猛少时家境贫穷,靠卖畚箕为生。他胸怀大志,博学多闻,在华山隐居。当桓温率兵入关中时,王猛身穿破旧的短衣前去求见。在桓温面前,他一面滔滔不绝地纵论天下大事,一面把手伸进衣襟里捉虱子,旁若无人。桓温为之称奇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胸怀才略,谈吐不凡,态度从容而不拘小节。

【典形】 被褐、扪虱、扪虱剧谈、扪虱谈、扪虱雄谈、雄谈扪虱、扪故衣虱、扪虱雄豪、虱堪扪、王猛扪虱。

【示例】

〔被褐〕 明·高启《读史》:“军门被褐异隆中, 抱策归秦竟事戎。”

〔扪虱〕 唐·李白《赠张相镐》:“扪虱对桓公,愿得论悲辛。”

〔扪虱剧谈〕 宋·陆游《病起书怀》:“扪虱剧谈空自许,闻鸡浩叹与谁同。”

〔扪虱雄谈〕 清·王士禛《送戴务旃游华山》:“扪虱雄谈事等闲,余情盘簿写孱颜。”

〔雄谈扪虱〕清·黄鷟来《岁暮杂感》:“雄谈扪虱人偏远,问舍求田道亦穷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断机择邻

    见“孟母三迁”。

  • 红叶诗

    源见“红叶题诗”。指男女间传情之诗或情书。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五本二折:“不闻黄犬音,难传红叶诗,驿长不遇梅花使。”

  • 千里骏骨

    源见“千金市骨”。比喻贤才。明李贽《复梅客生书》:“若计此时有具眼人能破格欲求千里骏骨,难矣!”【词语千里骏骨】  成语:千里骏骨汉语大词典:千里骏骨

  • 秋胡戏

    源见“秋胡戏妻”。“秋胡戏妻”的歇后语。指妻。《金瓶梅词话》二三回:“俺门都是露水夫妻,再醮货儿,只嫂子是正名正顶轿子娶将来的,是他的正头老婆秋胡戏。”【词语秋胡戏】   汉语大词典:秋胡戏

  • 陬操

    琴曲名,即“将归操”。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既不得用于卫,将西见赵简子。至于河而闻窦鸣犊、舜华之死也,临河而叹曰:‘美哉水,洋洋乎!丘之不济此。命也夫!’子贡趋而进曰:‘敢问何谓也?’孔子曰:‘窦

  • 非熊老

    源见“非熊兆”。借指杰出的老者。宋史浩《最高楼.乡老十人皆年八十淳熙丁酉三月十九日作庆劝酒》词:“世方知,非熊老,聚吾州。有智略、可从兹日用,有志愿、可从兹日酬。”

  • 侯门似海

    同“侯门如海”。《红楼梦》六回:“哎哟!可是说的了:‘侯门似海’,我是个什么东西儿!他家人又不认得我,去了也是白跑。”见“侯门如海”。《红楼梦》6回:“哎哟,可说的了:‘~’,我是个什么东西儿! 他家

  • 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,人命危浅,朝不虑夕

    薄:迫近。浅:时间短。 太阳靠近西山,将要落下,老人只有一丝气息,将要断绝。寿命不长了,死亡就在旦夕。 比喻衰老的人临近死亡,或腐朽的事物,即将覆灭。语出晋.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但以刘日薄西山,气息

  • 坐无车公

    车公:指车胤。比喻宴会上缺少佳宾。车胤(事迹见前“囊萤照读”条)深得桓温赏识,辟为从事,引为主簿,不久又迁别驾,征西长史,于是显名于朝中。当时只有车胤和吴隐之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,因而名声更噪,车胤又特

  • 逢山开路,遇水叠桥

    原指克服旅途中的重重困难。 后也泛指打通前进道路上的层层障碍。语出元.关汉卿《哭存孝》二折:“三千鸦兵为先锋,逢山开道,遇水叠桥。”《西游记》二九回:“贫僧有两个徒弟,善能逢山开路,遇水叠桥。”明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