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披云睹青天

披云睹青天

同“披云雾见青霄”。唐李白《赠韦秘书子春》诗:“披云睹青天,扪虱话良图。”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卫伯玉为尚书令,见乐 (yue) 广与中朝名士谈议,奇之曰:‘自昔诸人没已来,常恐微言将绝。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。’命子弟造之曰:‘此人,人之水镜也,见之若披云雾睹青天。’”注引晋·王隐《晋书》曰:“卫瓘有名理,及与何晏、邓飏等数共谈讲,见 (乐) 广奇之曰:‘每见此人,则莹然犹廓云雾而睹青天。’”《晋书·乐广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晋代卫瓘( 字伯玉) 任尚书令,见到乐广 (字彦辅) 与朝中名士谈论,惊奇地说:“自从过去的玄谈名士们去世以后,常恐怕那种精妙的议论会绝迹。今天又听到您的这种议论了。”让子弟们去拜访乐广,说:“这人,是人的水镜,那样的明澈有识鉴,见了他如同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言论精当,富有识鉴,使人受益。

【典形】 睹青天、披雾、披云睹青天、水镜、雾一披、乐令天、水镜之姿、云雾难披、乐令披雾、披烟雾。

【示例】

〔睹青天〕 唐·骆宾王《乐大夫挽歌诗》之五:“何如开白日,非复睹青天。”

〔披雾〕 唐·王维《游悟真寺》:“望云思圣主,披雾忆群贤。”

〔披云睹青天〕 唐·李白 《赠韦秘书子春》:“披云睹青天,扪虱话良图。”

〔水镜〕宋·陆游《无咎兄郡斋燕集》:“君方与世作水镜,如此过许人将惊。”

〔雾一披〕 唐·杜甫《赠崔十三评事公辅》:“岂但江曾决,还思雾一披。”

〔乐令天〕 唐· 骆宾王 《冬日宴》:“赏冾袁公地,情披乐令天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雀巢桂

    《汉书.五行志中之上》:“成帝时歌谣又曰:‘邪径败良田,谗口乱善人。桂树华不实,黄爵(雀)巢其颠。故为人所羡,今为人所怜。’桂,赤色,汉家象。华不实,继无嗣也。王莽自谓黄象,黄爵巢其颠也。”后因以“黄

  • 高阁

    同“高阁置”。《宋书.王微传》:“恐君逢此时,或亦不免高阁。”明沈德符《野获编.吏部二》:“至于会议出,而年例遂因之不举矣。恐祖制终难高阁也。”【词语高阁】   汉语大词典:高阁

  • 相知恨晚

    指窦婴和灌夫相互了解成为知心朋友,深感太迟!后以此典比喻结交朋友感情很好,深感相识太迟。西汉时,窦婴、灌夫都是有功之臣。汉景帝三年(前154年),吴、楚等七国叛乱时,窦婴任大将军,平定七国动乱后,窦婴

  • 车薪杯水

    见“杯水车薪”。

  • 桓伊不凡

    《晋书》卷八十一《桓伊传》:“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利无检行,安恶其为人,每抑制之。及孝武末年……国宝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间。而好利险詖之徒,以安功名盛极,而构会之,嫌隙遂成。帝招伊饮宴,安侍坐。帝命伊吹

  • 和盘托出

    毫无保留地端出来。《警世通言.庄子休鼓盆成大道》:“饭罢,田氏将庄子所著《南华真经》及《老子道德》五千言,和盘托出,献于王孙。”后引申为形容说出事物的全部情况。清代黄羲之《答张尔公论茅鹿门批评八家书》

  • 欧冶剑

    汉 袁康《越绝书.外传记宝剑》载:相传春秋时铸剑名工欧冶子,曾为越王铸湛卢、纯钩、胜邪、鱼肠、巨阙五剑,又为楚王铸龙渊、太阿、工布三剑,皆为旷世宝剑。后因以“欧冶剑”为咏宝剑的典故。唐章孝标《思越州山

  • 杨雀衔环

    同“黄雀报”。唐李商隐《谢座主魏相公启》:“孔龟效印,未议于酬恩;杨雀衔环,徒闻于报惠。”主谓 相传东汉杨宝少时救了一只黄雀,后有一黄衣童子送白环相报,说当使其子孙显贵。典出南朝梁·吴均《续齐谐记》。

  • 汉燕

    源见“汉宫飞燕”。指赵飞燕。《剪灯馀话.秋夕仿琵琶亭记》:“唐环不见新留机,汉燕犹留旧守宫。”【词语汉燕】   汉语大词典:汉燕

  • 脂膏莫润

    同“脂膏不润”。《金石萃编.隋赵芬碑》:“清白自守,脂膏莫润。”见“脂膏不润”。【词语脂膏莫润】  成语:脂膏莫润汉语大词典:脂膏莫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