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文姬辨琴

文姬辨琴

艺文类聚》卷四四引《蔡琰别传》:“琰字文姬,蔡邕之女,年六岁,夜鼓琴,弦断,琰曰:‘第二弦。’邕故断一弦而问之,琰曰:‘第四弦。’邕曰:‘偶得之矣。’琰曰:‘吴札(即吴季札,参见本书“挂剑”)观化,知兴亡之国;师旷(春秋时,晋国的乐师)吹律,识南风不竞(见本书‘南风不竞’):由此观之,何足不知!’”

此事又见朱长文《琴史》。

东汉时,蔡文姬善晓音律。一天夜间其父蔡邕弹琴,弦断了一根。她判断是第二弦。邕又故意断一弦,她也能判断无误。后因以此用为善晓音律的典故。《三字经》:“蔡文姬,能辨琴;谢道蕴,能咏吟。”所谓“辨琴”,即指上事。关于谢道蕴咏吟之事,参见本书“柳絮才(咏絮)”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滹沱饭

    同“滹沱麦饭”。宋范成大《初四日东郊观麦苗》诗:“相将饱吃滹沱饭,来听林间快活啼。”【词语滹沱饭】   汉语大词典:滹沱饭

  • 杖化葛陂

    同“杖化龙”。元宋无《寄眠云处士》诗:“路回蓬岛下,杖化葛陂边。”

  • 一刺空磨

    源见“祢衡怀刺”。指无人可访,得不到接纳。清黄景仁《重至当涂怀稚存》诗之二:“六棺未葬悲元振,一刺空磨叹祢衡。”

  • 各行其志

    各人按照自己的志向去做。《周书.宇文孝伯传》:“尉迟运惧,私谓孝伯曰:‘吾徒必不免祸,为之奈何?’孝伯对曰:‘今堂上有老母,地下有武帝,为臣为子,知欲何之。且委质事人,本徇名义,谏而不入,将焉逃死。足

  • 楦麒麟

    同“麒麟楦”。清阮大铖《燕子笺.合宴》:“奉皇宣做东道主,谁知道、翻桌面又占了尊客席……打一副楦麒麟草稿儿。”【词语楦麒麟】   汉语大词典:楦麒麟

  • 草木知威

    喻威名显赫。《新唐书.张万福传》:“朕谓江淮草木,亦知尔威名。”主谓 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。形容声名显赫。宋·黄庭坚《送范德孺知庆州》:“乃翁知国如知兵,塞垣~名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褒扬恭维。→名扬四海

  • 人神共愤

    旧时形容民愤之大,达于极点。《旧唐书.于崸( ㄉㄧˊ dí 涤)传》:“崸顷拥节旄,肆行暴虐,人神共愤,法令不容。”主谓 人和神都很愤怒。形容民愤极大。语本《北齐书·高乾传》:“今社稷阽危,人神愤

  • 蓬蒿翼

    源见“榆枋之见”。借指志卑才浅的庸俗之徒。常作自谦之词。元 萨都剌《题进士索士岩诗卷》诗之二:“惭愧蓬蒿翼,乘风亦下翔。”

  • 契阔

    307 ① 久别的情愫。《后汉书。范冉传》:“行路急猝,非陈契阔之所,可共前亭宿息,以叙分隔。”【词语契阔】   汉语大词典:契阔

  • 白足禅僧

    同“白足”。唐李商隐《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》诗:“白足禅僧思败道,青袍御史拟休官。”【词语白足禅僧】  成语:白足禅僧汉语大词典:白足禅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