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斩蛟破璧

斩蛟破璧

张华博物志》卷八:“澹台子羽赍千金之璧渡河。河伯欲之,阳侯波起,两鲛夹船。子羽左操璧,右操剑,击鲛,皆死。既渡,三投璧于河伯,河伯三跃而归之,子羽毁璧而去。”鲛,通“蛟”。后因以“斩蛟破璧”形容气概豪迈。唐李商隐《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》诗:“斩蛟破璧不无意,平生自许非匆匆。”


【典源】 晋·张华《博物志》卷七:“澹 (tan) 台子羽渡河,赍千金之璧于河。河伯欲之,至阳侯波起,两蛟挟船。子羽左掺 (shan) 璧,右操剑,击蛟,皆死。既渡,三投璧于河,河伯跃而归之,子羽毁而去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三○引《博物志》,后作“河伯三跃而归之,子羽毁璧而去。”

【今译】 春秋时澹台灭明字子羽,为孔子弟子。传说他曾携带千金之璧乘船渡河,河伯想夺他的玉璧,派阳侯兴起大风浪,两条蛟龙夹持船边。子羽左手握璧,右手持剑刺蛟,全都杀死。渡过河后,子羽将玉璧投入河中,河伯又将璧送回,投了三次,河伯送回三次,子羽将玉璧砸毁而去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不惧强暴,勇敢无畏。

【典形】 拔剑斩蛟、让璧、水神夺、澹台璧、与蛟龙争、与阳侯争、斩蛟破璧、让双璧。

【示例】

〔拔剑斩蛟〕 宋·苏轼《再过泗上》之二:“不用然犀照幽怪,要须拔剑斩长蛟。”

〔让璧〕 南朝梁·戴暠《月重轮行》:“浮川疑让璧,入户类烧银。”

〔水神夺〕 宋·欧阳修《答谢景山遗骨瓦砚歌》:“舟行屡备水神夺,往往冥晦遭风涛。”

〔澹台璧〕 南朝梁·何逊《和刘咨议守风》:“本惭佽飞剑,宁慕澹台璧。”

〔与蛟龙争〕 唐·杜甫《桃竹杖引赠章留后》:“路幽必为鬼神夺,拔剑或与蛟龙争。”

〔与阳侯争〕 清·黄景仁《得蒋良卿书》:“拔剑宁与阳侯争,肯及牖鬼谈生平?”

〔斩蛟破璧〕 唐·李商隐《偶成转韵》:“斩蛟破璧不无意,平生自许非匆匆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白

    源见“浮以大白”。谓大酒杯。宋司马光《惜别赠宋复古张景淳》诗:“须穷今日欢,快意浮大白。”宋张元幹《贺新郎.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》词:“举大白,听《金缕》。”【词语大白】   汉语大词典:大白

  • 鹿是马

    源见“指鹿为马”。比喻颠倒是非、混淆黑白的言论。唐杜甫《奉赠卢五丈参谋琚》诗:“休传鹿是马,莫信?如鸮。”

  • 蜩鸠

    同“蜩鷽”。宋陈师道《再酬智叔见赠》诗:“琼玖每蒙先木李,蜩鸠方共笑飞鲲。”

  • 若崩厥角稽首

    崩:山崩。厥角:犹言“顿首”。厥,同“蹶”,磕碰;顿。角,额角。稽首:叩头到地。古时一种跪拜礼。 人们把额角触地叩起头来,声响好像山崩一样。 旧时形容人民对君主的归顺和拥戴。语出《孟子.尽心下》:

  • 牛刀一试

    同“牛刀小试”。清沈起凤《谐铎.鸡谈》:“倘得牛刀一试,冀他年大用也哉!”

  • 乘车并乘马

    同“乘车戴笠”。清毛奇龄《依韵答徐生我刚见赠长句兼送其客益州》:“回思昔日锻柳下,曾誓乘车并乘马。”

  • 恨不十年读书

    唐.李延寿《南史.沈攸之传》(卷三七):“攸之晚好读书,手不释卷,《史》、《汉》事多所记忆。常叹曰:‘早知穷达有命,恨不十年读书。’”原为南朝齐沈攸之自叹之言,后借以形容后悔自己读书太少。

  • 别有乾坤

    见“别有天地”。《金瓶梅》1回:“洞府无穷岁月,壶中~。”

  • 鸾鹤

    《乐府诗集》卷五十八南朝宋.汤惠休《楚明妃曲》:“骖驾鸾鹤,往来仙灵。”神话传说:神仙往来,常乘鸾、鹤。后遂用为咏仙人之典。唐.姚系《五老峰大明观赠隐者》诗:“颇觉鸾鹤迩,忽为烟雾飞。”【词语鸾鹤】 

  • 禾黍伤萎

    源见“复风之报”。表示圣贤被谗,上天示警。唐李白《寓言》诗之一:“圣贤遇谗慝,不免人君疑。天风拔大木,禾黍咸伤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