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斩蛟破璧

斩蛟破璧

张华博物志》卷八:“澹台子羽赍千金之璧渡河。河伯欲之,阳侯波起,两鲛夹船。子羽左操璧,右操剑,击鲛,皆死。既渡,三投璧于河伯,河伯三跃而归之,子羽毁璧而去。”鲛,通“蛟”。后因以“斩蛟破璧”形容气概豪迈。唐李商隐《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》诗:“斩蛟破璧不无意,平生自许非匆匆。”


【典源】 晋·张华《博物志》卷七:“澹 (tan) 台子羽渡河,赍千金之璧于河。河伯欲之,至阳侯波起,两蛟挟船。子羽左掺 (shan) 璧,右操剑,击蛟,皆死。既渡,三投璧于河,河伯跃而归之,子羽毁而去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三○引《博物志》,后作“河伯三跃而归之,子羽毁璧而去。”

【今译】 春秋时澹台灭明字子羽,为孔子弟子。传说他曾携带千金之璧乘船渡河,河伯想夺他的玉璧,派阳侯兴起大风浪,两条蛟龙夹持船边。子羽左手握璧,右手持剑刺蛟,全都杀死。渡过河后,子羽将玉璧投入河中,河伯又将璧送回,投了三次,河伯送回三次,子羽将玉璧砸毁而去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不惧强暴,勇敢无畏。

【典形】 拔剑斩蛟、让璧、水神夺、澹台璧、与蛟龙争、与阳侯争、斩蛟破璧、让双璧。

【示例】

〔拔剑斩蛟〕 宋·苏轼《再过泗上》之二:“不用然犀照幽怪,要须拔剑斩长蛟。”

〔让璧〕 南朝梁·戴暠《月重轮行》:“浮川疑让璧,入户类烧银。”

〔水神夺〕 宋·欧阳修《答谢景山遗骨瓦砚歌》:“舟行屡备水神夺,往往冥晦遭风涛。”

〔澹台璧〕 南朝梁·何逊《和刘咨议守风》:“本惭佽飞剑,宁慕澹台璧。”

〔与蛟龙争〕 唐·杜甫《桃竹杖引赠章留后》:“路幽必为鬼神夺,拔剑或与蛟龙争。”

〔与阳侯争〕 清·黄景仁《得蒋良卿书》:“拔剑宁与阳侯争,肯及牖鬼谈生平?”

〔斩蛟破璧〕 唐·李商隐《偶成转韵》:“斩蛟破璧不无意,平生自许非匆匆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臞仙

    源见“臞儒”。借指身体清瘦而精神矍铄的老人。文人学者亦往往以此自称。宋刘克庄《最高楼》词:“这先生,非散圣,即臞仙。”清赵翼《寒夜澄怀园步月》诗:“惜无人送半臂来,不觉臞仙两肩耸。”【词语臞仙】   

  • 戮防风

    同“后至之诛”。清 黄鷟来《正阳署中冬日杂感》诗之六:“楚国有人求卞玉,涂山无事戮防风。”

  • 秦娥

    源见“乘鸾”。指秦穆公女弄玉。后亦借指公主、仙女或美女。唐李白《寓言三首》之二:“遥裔双彩凤,婉娈三青禽……以欢秦娥意,复得王母心。”唐胡曾《咏史诗.凤凰台》:“秦娥一别凤凰台,东入青冥更不回。”唐黄

  • 东床之选

    源见“坦腹东床”。谓佳婿的人选。五代 危德兴《寻阳长公主墓志》:“潜应坦腹之姿,妙契东床之选。”【词语东床之选】  成语:东床之选汉语大词典:东床之选

  • 声色狗马

    声乐、女色、狗、马都是达官贵人的玩物。泛指荒淫的享乐生活。又作“声色犬马”。见隋齐王杨暕(jiǎn简)的事迹。杨暕(584-617年),字世朏(fěi匪),小字阿孩。隋炀帝子。开皇中立为豫章王,后为内

  • 放虎自卫

    放出老虎来保护自己。比喻自招祸害。赤壁之战时,盘据四川的刘璋派遣张松北上,想要结好曹操。时曹操以为天下大势已定,对张松极为不恭。张松怀恨在心,遂劝刘璋联合刘备,经刘璋同意,派法正请刘备入川。刘备兵至巴

  • 犯之不校

    见“犯而不校”。《宋史·齐廓》:“廓宽柔恭谨,人~。”

  • 檄书倚马

    源见“倚马才”。形容文思敏捷,为文一挥而就。明陈子龙《喜袁临侯开庭郧阳却寄》诗:“檄书倚马销金甲,宾从投壶佐玉觞。”

  • 惩劝

    同“劝善惩恶”。《后汉书.仲长统传》:“信赏罚以验惩劝,纠游戏以杜奸邪。”【词语惩劝】   汉语大词典:惩劝

  • 河阳一县花

    北周.庾信《庾子山集》卷一《枯树赋》:“若非金谷满园树,即是河阳一县花。”唐.白居易《白氏六帖》卷二十一:“潘岳为河阳令,树桃李花,人号曰‘河阳一县花。’”晋代河阳令潘岳,曾于所辖县地遍种桃李,时人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