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相濡以沫”。清曾国藩《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》:“嘘枯养瘠,相濡以泽。”见“相濡以沫”。清·曾国藩《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》:“嘘枯养瘠,~。”【词语相濡以泽】 成语:相濡以泽汉语大词典:相濡以
同“壶中天”。唐宋之问《送田道士使蜀投龙》诗:“人隔壶中地,龙游洞天里。”
同“老马识途”。清黄景仁《杂感》诗之二:“马因识路真疲路,蝉到吞声尚有声。”
同“窃?”。宋苏轼《辨试馆职策问札子》之二:“然至于窃斧而知心目之可乱,于投杼而知母子之可疑,于拾煤而知圣贤之可惑。”【词语窃斧】 汉语大词典:窃斧
77 ① 不敏捷。《梁书.张率传》:“相如工而不敏,枚皋速而不工。”【词语不敏】 汉语大词典:不敏
栽:种植。培:在植物根株上加土。倾:倾危。覆:推翻。 可以栽培的就加以栽培,已经倾危的就把它推倒。 意谓要扶优汰劣,根据事物的不同情况,采取断然的措施。语出《礼记.中庸》:“故天之生物,必因其材而
同“郑玄家婢”。清李渔《慎鸾交.弃旧》:“我若不中探花呵,漫道是飞琼在天,英 皇不全,则这康成婢子也无由见。”
考,考察。唐制,每年都要对各级官吏进行一次考绩。郭子仪在中书令任上长达二十四年,主持官吏考绩二十四次。后人遂以此词来称呼爵高权重、在位日久的大官。郭子仪事迹见“料敌如神”条。【出典】:《新唐书》卷13
源见“凌烟阁”。谓功勋卓著,永垂青史。明无名氏《鸣凤记.忠良会边》:“喜入朝相庆弹冠,应须颂当年蓄怨。把遗忠弃节,图绘凌烟。”
《史记.高祖本纪》:“项羽恐,乃与汉王约,中分天下,割鸿沟而西者为汉,鸿沟而东者为楚。”后以“判若鸿沟”形容界限很清楚,区别很明显。鲁迅《〈伪自由书〉后记》:“从此之后,中国文坛新旧的界限,判若鸿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