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无面见江东

无面见江东

指项羽惨败,深感无脸面逃回江东见父老乡亲。后以此典比喻因失败或事业不显而深感惭愧,无脸面见人;也比喻辜负亲朋前辈期望而不好意思见人;亦作自谦之语。项羽率少数残兵败将从垓下突围,败至乌江(今安徽和县东北的长江渡口乌江浦),乌江亭长有船等他渡过江东。项羽说:我还有什么面目去见江东父老?在乌江渡口上,亭长对项王说:“江东(泛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)虽小,土地纵横千里,民众几十万人,也足可以称王了。希望大王急速渡江。现在只有我有船,汉军追到,也无船渡江。”项羽苦笑道:“上天要灭亡我,我为什么还渡过江去呢!况且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,今天没有一个人返回,纵使江东父老兄长尊辈都怜爱我,以我为王,我有什么面目再去见他们呢?纵使他们不责怪我,难道我内心深处不感到惭愧吗?”就对亭长说:“我知道您是一位厚道人。我骑这匹骓马已经五年了,所向无敌,曾经一日行走千里,不忍杀掉,把它送给您吧!”于是命令骑兵下马步行、手拿短兵器交战。仅项羽杀死的汉军就有几百人,项羽身上也受伤十多处。回头看见汉军骑兵将领骑司马吕马童说:“你不是我的熟人吗?”吕马童面对项王,指给王翳(yì意)说:“这就是项王!”项羽就说:“我听说汉王刘邦悬赏千金买我的头,封邑万户。我给你们一些恩德吧!’’就自杀而死。此典又作“不肯过江东”、“无面目见江东父老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7《项羽本纪》336页:亭长“谓项王曰:‘江东虽小,地方千里,众数十万人,亦足王也。愿大王急渡。今独臣有船,汉军至,无以渡。’项王笑曰:天之亡我,我何渡为!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无一人还,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?纵彼不言,籍独不愧于心乎?’乃谓亭长(秦、汉乡以下行政机构,十里设一亭,亭长为负责人)曰:‘吾知公长者。吾骑此马五岁,所当无敌,尝一日行千里,不忍杀之,以赐公。’乃令骑皆下马步行,持短兵接战。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。项王身亦被十余创。顾见汉骑司马(骑兵将领)吕马童,曰,‘若非吾故人乎?’马童面之(对面看),指王翳曰:‘此项王也。’项王乃曰:‘吾闻汉购我头千金,邑万户,吾为若德。’乃自刎(Wěn稳,用刀割脖子)而死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杜枚《题乌江亭》:“胜败兵家事不期,包羞忍耻是男儿。江东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来未可知。” 宋·李清照《绝句》:“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。”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37卷:“程宰弟兄两人因是做折了本钱,怕归来受人笑话,羞惭渗沮,无面目见江东父老,不思量还乡去了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啖蔗入佳境

    源见“渐入佳境”。喻境况好转或兴味渐浓。宋唐庚《立冬后作》诗:“啖蔗入佳境,冬来幽兴长。”

  • 君子不夺人所好

    好:爱好。 君子不把别人爱好的东西夺取过来,据为己有。语出明.瞿汝稷《水月斋指月录》:“秀才问赵州曰:‘佛不违众生所愿,是否?’曰:‘是。’曰:‘某甲欲觅和尚手中拄杖得否?’曰:‘君子不夺人所好。’

  • 玉堂仙

    同“玉堂客”。宋苏轼《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》诗:“到处聚观香案吏,此邦宜著玉堂仙。”清查慎行《舟过三水邑宰徐君来晤口占赠之》:“谁知花县宰,旧是玉堂仙。”【词语玉堂仙】   汉语大词典

  • 漉春醅

    源见“酒漉纱巾”。指饮酒。唐刘言史《葛巾歌》:“草堂窗底漉春醅,山寺门前逢暮雨。”

  • 脱剑

    源见“季札挂剑”。悼念亡友。唐李白《自溧水道哭王炎》诗之二:“悲来欲脱剑,挂向何枝好?”【词语脱剑】   汉语大词典:脱剑

  • 寒极金难辟

    源见“辟寒金”。比喻强势无能抗御。宋李维《霜月》诗:“寒极金难辟,忧多酒漫销。”

  • 子陵风态

    源见“狂奴故态”。指狂放傲世的仪态。明李东阳《次邃庵》诗之二:“定远功名那用达,子陵风态且须狂。”

  • 缑氏仙踪

    源见“王乔控鹤”。指王子乔仙迹。清王士禛《望缑山庙》诗:“缑氏仙踪杳,东莱 汉使还。”

  • 九乌落

    同“九日落”。清 丘逢甲《禽言》诗之二:“手无后羿弓,安得九乌落?”

  • 恋轩

    南朝 宋鲍照《代东武吟》:“弃席思君幄,疲马恋君轩。”后以“恋轩”喻感恩不忍离去。唐黄滔《上崔右丞启》:“今则已庄行计,即拟出京。不唯推戴岳之诚,指于皎日;抑且切恋轩之志,泣向清风。”【词语恋轩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