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后汉书.杨震列传附杨秉》:“杨震中子秉,字叔节,少传父业,博通书传。年四十余,乃应司空辟。自为刺史,二千石,计日受奉,余禄不入私门。以廉洁称。秉性不饮酒,又早丧夫人,遂不复娶,所在以淳白称。尝从容言
源见“祖龙”。指秦灭亡事。明陈子龙《登高丘而望远海》诗:“璧去滈池狐火红,玺归轵道鱼灯黑。”
《诗.商颂.殷武》:“不僭不滥,不敢怠遑。”毛传:“赏不僭,刑不滥也。”后因以“僭滥”谓赏罚失当,过而无度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君道》:“明检齐以杜僭滥,详直枉以违晦吝。”【词语僭滥】 汉语大词典:僭
明冯应京《月令广义.七月令》引南朝 梁殷芸《小说》:“天河之东有织女,天帝之子也。年年机杼劳役,织成方锦天衣,容貌不暇整。帝怜其独处,许嫁河西牵牛郎。嫁后遂废织纴。天帝怒,责令归河东,许一年一度相会。
《文选.古诗十九首》:“人生天地间,忽如远行客。”李善注引《尸子》:“老莱子曰‘人生于天地之间,寄也。寄者故归。’”又《古诗十九首.驱车上东门》:“人生忽如寄,寿无金石固。”谓人的一生犹如暂时寄居在世
同“东山携妓”。唐李白《出妓金陵子呈卢六》诗之一:“安石 东山三十春,傲然携妓出风尘。”唐魏万《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》诗:“安石重携妓,子房空谢病。”
源见“小时了了,大不必佳”。指儿童才华出众。清唐孙华《英孙》诗:“小时聪了大不然,乃知此语非欺谩。”
宋.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五:“慧能大师……寓止廊庑间,暮夜风飏刹幡,闻二僧对论,一云幡动,一云风动,往复酬答,曾未契理。师曰:‘直以风幡非动,动自心耳。’”风扬刹幡,其实是风也动,幡也动。二僧争论,
唐.沈既济《枕中记》传奇中载:唐开元间青年卢生在邯郸官道上遇一道士。道士送他一只枕头。卢生枕后睡去,梦见他与崔氏女联姻,考中进士,升任节度使。后被馋入狱。后皇上赦免他的死罪,流放边地。数年后,皇上又起
同“周南留滞”。宋曾巩《贺熙宁四年明堂礼毕大赦表》:“永怀故事,难求汶上之图;独远清尘,方叹周南之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