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李郭同舟

李郭同舟

后汉书.郭泰传》载,郭泰字林宗,游于洛阳,始见河南尹李膺,膺大奇之,遂相友善。于是名震京师。后归乡里,衣冠诸儒,送至河上,车数千辆。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。众宾望之,以为神仙焉。

东汉桓帝时,李膺为司隶校尉,与太学生首领郭泰相交甚厚。他们俩尝同舟共济,世人称之为李郭。后因以“李郭”或“李郭同舟”,用为好友相交,使人称羡的典故。

南朝.梁.陆倕《以诗代书别后赠》:“李郭或同舟,潘夏时方驾。


主谓 李膺与郭太同舟共渡。据《后汉书·郭太传》记载,郭太出身贫贱,游洛阳时认识河南尹李膺,被李膺所看重,遂相友善。后郭太归乡里,衣冠诸儒送至河上,送行车子数千辆。郭太只与李膺同舟共渡。众宾客见了,都以为是神仙。后因以“李郭同舟”比喻知心朋友相处,不分贵贱,亲密无间。清·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8:“一时门外瞻望颜色,伺候车骑者骈肩累迹,几如荀陈会坐,~。东汉风流,再见今日也。”△褒义。用于交友方面。也作“李郭同船”、“李郭仙舟”。


【词语李郭同舟】  成语:李郭同舟汉语词典:李郭同舟

猜你喜欢

  • 臭腐化为神奇,神奇化为臭腐

    陈旧腐朽的东西变为神妙奇特的东西,神妙奇特的东西变为陈旧腐朽的东西。 表示对立的事物相互转化。语出《庄子,知北游》:“故万物一也,是其所美者为神奇,其所恶者为臭腐。臭腐复化为神奇,神奇复化为臭腐。”

  • 双南

    同“双南金”。宋范仲淹《金在熔赋》:“英华既发,双南之价弥高。”清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十二:“刺代人劾友者,《咏金》云:‘黄金自有双南贵,莫与游人作弹丸。’”【词语双南】   汉语大词典:双南

  • 尺蠖之屈

    比喻暂时委曲,求得将来伸展其志。《易.系辞下》,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;龙蛇之蛰得以存身也。”尺蠖:一种昆虫,爬行时屈伸其身体,状如尺的量物。信通“伸”。偏正 尺蠖,蛾的幼虫,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地前进。

  • 甘酒嗜音,峻宇雕墙,有一于此,未或不亡

    甘( ㄏㄢ hān )酒:沉湎于酒。甘,同“酣”。嗜音:陶醉于音乐。峻宇:高大的屋宇。雕墙:彩绘的墙壁。!沉湎于酒,陶醉于音乐,建筑高大殿宇,精细雕饰宫墙。这些事只要有一桩,就没有人不灭亡。语出《书

  • 无是公

    同“亡是公”。清李渔《闲情偶寄.变调》:“此等破绽……明眼人遇之,未尝不哑然一笑,而作无是公看者也。”【词语无是公】   汉语大词典:无是公

  • 酒中仙

    唐.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:“李白一斗诗百篇,长安市上酒家眠。天子呼来不上船,自称臣是酒中仙。”唐.李白潇洒疏狂,高逸豪放,极喜饮酒又极善饮酒,故杜甫诗称之为“酒中仙”。后因以“酒中仙”、“酒仙”代称李白

  • 尾生桥边待

    同“尾生抱柱”。清袁于令《西楼记.虚讣》:“要同尾生桥边待,抱恨红泉堪痛哉!”

  • 反眼若不相识

    意为翻脸不认人。语出唐.韩愈《柳子厚墓誌铭》:“一旦临小利害,仅如毛发比,反眼若不相识。”《聊斋志异.江城》:而女善怒,反眼若不相识,词舌嘲啁,常聒于耳。”见“反眼不识”。《聊斋志异·江城》:“逾岁,

  • 江氏五色笔

    同“江淹笔”。唐李商隐《县中恼饮席》诗:“若无江氏五色笔,争奈河阳一县花。”

  • 饕餮之徒

    饕餮(tāo,tiè),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恶兽。饕餮之徒,比喻贪于饮食或贪婪凶恶的人。公元前609年,莒纪公的太子仆杀莒纪公并带着莒国国宝投奔鲁国。鲁宣公命令给他采邑而执政大夫季文子不但不执行,反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