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桐叶封弟

桐叶封弟

指周成王姬诵用桐叶封弟弟姬叔虞。后以此典比喻帝王封拜,口无戏言,说话算数;或用以咏桐。周成王,姬诵。周武王姬发之子。周武王姬发死,周成王姬诵年幼,由叔父周公旦摄政(代皇帝处理政务)。周成王姬诵亲政后继续分封诸侯,疆域南到汉江和长江,西到今甘肃,东北到今辽宁,东到今山东,东南到今江苏。周成王姬诵和弟弟姬叔虞开玩笑,把桐叶削成珪(guī规,帝王、诸侯所拿玉版,上圆或尖,下方)形给姬叔虞,说道:“用这封你。”史佚(yì益,史官名佚)因而请成王选个好日子封姬叔虞为诸侯。周成王姬诵说:“我是同他开玩笑。”史佚说:“天子没有开玩笑的话。一说话就有史官记载它,用礼仪完成它,用乐章歌唱它。”当时周成王姬诵就把姬叔虞封到唐国(今山西翼城县西)。此典又作“帝刻桐叶”、“削桐叶”、“桐圭”、“桐叶戏”、“剪桐”、“成王剪桐”、“剪圭”、“天子分桐叶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39《晋世家》1635页:“成王与叔虞戏,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,曰:‘以此封若。’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。成王曰:‘吾与之戏耳。’史佚曰:‘天子无戏言。言则史书之,礼成之,乐歌之。’于是遂封叔虞于唐。”

【例句】:

北周·庾信《成王刻桐叶封虞赞》:“虞叔百里,居河之汾,帝刻桐叶,天书掌文。” 唐·骆宾王《上司列太常伯启》:“是用德茂麟趾,削桐叶以分珪。” 唐·李峤《王屋山第之侧杂构小亭》:“复看题柳叶,弥喜荫桐圭。” 唐·张说《奉和圣制与诸王游兴庆宫》:“棣华歌尚在,桐叶戏仍传。” 唐·高适《信安王幕府》:“剪桐光宠锡,题剑美贞坚。” 唐·柳宗元《桐叶封弟辨》:“设有不幸,王以桐叶戏妇寺,亦将举而从之乎?” 宋·苏轼《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》:“绣裳画衮云垂地,不作成王剪桐戏。” 明·唐寅《失题》之六:“落叶点阶凭拾取,剪圭封作散神仙。” 明·吴国伦《送姜太史节之使楚王》:“天子分桐叶,词臣下柏梁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吕氏春秋·重言》:“成王与唐叔虞燕居,援梧叶以为珪、而受唐叔虞曰:‘余以此封女 (汝)。’叔虞喜,以告周公。周公以请曰:‘天子其封虞邪?’成王曰:‘余一人与虞戏也。’周公对曰:‘臣闻之,天子无戏言,天子言则史书之,工诵之,士称之。’于是遂封叔虞于晋。”《史记·晋世家》:“晋唐叔虞者,周武王子而战王弟。……武王崩,成王立,唐有乱,周公诛灭唐。成王与叔虞戏,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,曰:‘以此封若。’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,成王曰:‘吾与之戏耳。’史佚曰:‘天子无戏言。言则史书之,礼成之,乐歌之。’于是遂封叔虞于唐。”《说苑·君道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周成王与其弟叔虞一道玩耍,成王将桐叶削成圭状,授给叔虞,说:“我以此封你。”叔虞大喜,周公 (说为史佚) 得知后为其请封地,成公说:“我是和他玩的。”周公说:“天子无戏言。天子一旦说话则史官记录,乐工歌唱,士人称引。”于是成王封叔虞于晋地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帝王封拜; 或用以咏桐叶。

【典形】 成王剪桐、帝刻桐叶、剪圭、剪桐、天子分桐叶、桐圭、桐叶戏、削桐叶、一叶桐。

【示例】

〔成王剪桐〕 宋·苏轼《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》:“绣裳画衮云垂地,不作成王剪桐戏。”

〔帝刻桐叶〕 北周·庾信《成王刻桐叶封虞赞》:“虞叔百里,居河之汾。帝刻桐叶,天书掌文。”

〔剪圭〕 明·唐寅《失题》之六:“落叶点阶凭拾取,剪圭封作散神仙。”

〔剪桐〕 唐·高适《信安王幕府诗》:“剪桐光宠锡,题剑美贞坚。”

〔天子分桐叶〕 明·吴国伦《送姜太史节之使楚王》:“天子分桐叶,词臣下柏梁。”

〔桐圭〕 唐·李峤《王屋山第之侧杂构小亭》:“复看题柳叶,弥喜荫桐圭。”

〔桐叶戏〕 唐·张说《奉和圣制与诸王游兴庆宫》:“棣华歌尚在,桐叶戏仍传。”

〔削桐叶〕 唐·骆宾王《上司列太常伯启》:“是用德茂麟趾,削桐叶以分珪。”


【词语桐叶封弟】  成语:桐叶封弟汉语词典:桐叶封弟

猜你喜欢

  • 磨不磷,涅不缁

    同“磨而不磷,涅而不缁”。宋 安晚《石乡侯石中虚除翰林学士诰》:“圆成规,方成矩,凛若通才;磨不磷,涅不缁,屹然雅操。”见“磨而不磷,涅而不缁”。宋·安晚《石乡侯石中虚除翰林学士诰》:“圆成规,方成矩

  • 乐而忘返

    参见:乐之忘归见“乐而忘归”。《闽都别记》180回:“麻姑见了云程谓曰:‘通船怪君~,使妾来冒入天府追之,今快同回,免众人望眼成穿也。’”【词语乐而忘返】  成语:乐而忘返汉语大词典:乐而忘返

  • 贽见

    《左传.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秋,哀姜(齐桓公女,鲁庄公夫人)至,公使宗妇(同姓大夫之妇)觌(相见),用币(相见时妇人们手中拿着玉帛之类的东西),非礼也。御孙(鲁同宗大夫)曰:‘男贽(贽本作挚,古人相见时

  • 燃萁之敏

    源见“七步成诗”。喻文思敏捷。宋 宁参《白水县斋十咏》序:“曾无击钵之音,但愧燃萁之敏。”偏正 比喻文思敏捷,才华横溢。语本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(魏)文帝(曹丕)尝令东阿王(曹植)七步

  • 包戈

    《礼记.乐记下》:“武王克殷返商……倒载干戈,包之以虎皮。”后以“包戈”谓偃武修文。宋欧阳修《东阁雨中》诗:“瑶图新嗣圣,玉塞久包戈。”【词语包戈】   汉语大词典:包戈

  • 玉汝于成

    又作“玉成”。原为爱之如玉,助之使成之意,后则泛指成全他人之意。周厉王在位时期,任用群小,贪财好货,人民辛劳。召穆公为此作诗对周厉王进行劝谏。他在诗中说,百姓实在太劳苦,该让他们都安宁。治下百姓要爱护

  • 曳裾王门

    曳(yè叶):拖。裾(jū居):外衣的大襟。“曳裾”就是长襟拖地。“曳裾王门”描绘了出入王侯之门的形象,齐(治今山东临淄)人邹阳,善文辩。初从吴王刘濞(bì必),写有《上吴王书》,劝刘濞不要起兵叛汉。

  • 螽斯振羽

    源见“螽斯”。谓子孙众多。明无名氏《鸣凤记.夏公命将》:“愿将樛木连枝举,早见螽斯振羽飞。”【词语螽斯振羽】  成语:螽斯振羽汉语大词典:螽斯振羽

  • 泰山梁木

    《礼记.檀攻上》:“孔子蚤作(注:早上起来),负手曳杖,消摇(注:同“逍遥”)于门。歌曰:‘泰山其颓乎,梁木(注:木之大者)其坏乎,哲人其萎乎!’”孔子将死时作的歌。他自称“哲人”,把自己的死比作泰山

  • 巧笑倩兮

    周代《诗经.卫风.硕人》:“手如柔荑,肤如凝脂,领如蝤蛴,齿如瓠犀,螓首蛾眉。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”这是《硕人》的第二章,是写庄姜体貌之美:手如白软的嫩茅,皮肤好像凝结的膏脂,脖颈恰如长白的蝤蛴虫儿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