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桐叶封弟

桐叶封弟

指周成王姬诵用桐叶封弟弟姬叔虞。后以此典比喻帝王封拜,口无戏言,说话算数;或用以咏桐。周成王,姬诵。周武王姬发之子。周武王姬发死,周成王姬诵年幼,由叔父周公旦摄政(代皇帝处理政务)。周成王姬诵亲政后继续分封诸侯,疆域南到汉江和长江,西到今甘肃,东北到今辽宁,东到今山东,东南到今江苏。周成王姬诵和弟弟姬叔虞开玩笑,把桐叶削成珪(guī规,帝王、诸侯所拿玉版,上圆或尖,下方)形给姬叔虞,说道:“用这封你。”史佚(yì益,史官名佚)因而请成王选个好日子封姬叔虞为诸侯。周成王姬诵说:“我是同他开玩笑。”史佚说:“天子没有开玩笑的话。一说话就有史官记载它,用礼仪完成它,用乐章歌唱它。”当时周成王姬诵就把姬叔虞封到唐国(今山西翼城县西)。此典又作“帝刻桐叶”、“削桐叶”、“桐圭”、“桐叶戏”、“剪桐”、“成王剪桐”、“剪圭”、“天子分桐叶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39《晋世家》1635页:“成王与叔虞戏,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,曰:‘以此封若。’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。成王曰:‘吾与之戏耳。’史佚曰:‘天子无戏言。言则史书之,礼成之,乐歌之。’于是遂封叔虞于唐。”

【例句】:

北周·庾信《成王刻桐叶封虞赞》:“虞叔百里,居河之汾,帝刻桐叶,天书掌文。” 唐·骆宾王《上司列太常伯启》:“是用德茂麟趾,削桐叶以分珪。” 唐·李峤《王屋山第之侧杂构小亭》:“复看题柳叶,弥喜荫桐圭。” 唐·张说《奉和圣制与诸王游兴庆宫》:“棣华歌尚在,桐叶戏仍传。” 唐·高适《信安王幕府》:“剪桐光宠锡,题剑美贞坚。” 唐·柳宗元《桐叶封弟辨》:“设有不幸,王以桐叶戏妇寺,亦将举而从之乎?” 宋·苏轼《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》:“绣裳画衮云垂地,不作成王剪桐戏。” 明·唐寅《失题》之六:“落叶点阶凭拾取,剪圭封作散神仙。” 明·吴国伦《送姜太史节之使楚王》:“天子分桐叶,词臣下柏梁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吕氏春秋·重言》:“成王与唐叔虞燕居,援梧叶以为珪、而受唐叔虞曰:‘余以此封女 (汝)。’叔虞喜,以告周公。周公以请曰:‘天子其封虞邪?’成王曰:‘余一人与虞戏也。’周公对曰:‘臣闻之,天子无戏言,天子言则史书之,工诵之,士称之。’于是遂封叔虞于晋。”《史记·晋世家》:“晋唐叔虞者,周武王子而战王弟。……武王崩,成王立,唐有乱,周公诛灭唐。成王与叔虞戏,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,曰:‘以此封若。’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,成王曰:‘吾与之戏耳。’史佚曰:‘天子无戏言。言则史书之,礼成之,乐歌之。’于是遂封叔虞于唐。”《说苑·君道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周成王与其弟叔虞一道玩耍,成王将桐叶削成圭状,授给叔虞,说:“我以此封你。”叔虞大喜,周公 (说为史佚) 得知后为其请封地,成公说:“我是和他玩的。”周公说:“天子无戏言。天子一旦说话则史官记录,乐工歌唱,士人称引。”于是成王封叔虞于晋地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帝王封拜; 或用以咏桐叶。

【典形】 成王剪桐、帝刻桐叶、剪圭、剪桐、天子分桐叶、桐圭、桐叶戏、削桐叶、一叶桐。

【示例】

〔成王剪桐〕 宋·苏轼《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》:“绣裳画衮云垂地,不作成王剪桐戏。”

〔帝刻桐叶〕 北周·庾信《成王刻桐叶封虞赞》:“虞叔百里,居河之汾。帝刻桐叶,天书掌文。”

〔剪圭〕 明·唐寅《失题》之六:“落叶点阶凭拾取,剪圭封作散神仙。”

〔剪桐〕 唐·高适《信安王幕府诗》:“剪桐光宠锡,题剑美贞坚。”

〔天子分桐叶〕 明·吴国伦《送姜太史节之使楚王》:“天子分桐叶,词臣下柏梁。”

〔桐圭〕 唐·李峤《王屋山第之侧杂构小亭》:“复看题柳叶,弥喜荫桐圭。”

〔桐叶戏〕 唐·张说《奉和圣制与诸王游兴庆宫》:“棣华歌尚在,桐叶戏仍传。”

〔削桐叶〕 唐·骆宾王《上司列太常伯启》:“是用德茂麟趾,削桐叶以分珪。”


【词语桐叶封弟】  成语:桐叶封弟汉语词典:桐叶封弟

猜你喜欢

  • 弹剑铗

    同“弹铗歌鱼”。明何景明《送冯大和》诗:“亦知弹剑铗,不是爱冠缨。”

  • 正正堂堂

    本指正正的旗号,堂堂的阵容。现形容正大光明。《孙子.军事》:“无邀正正之旗,勿击堂堂之阵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回:“人家的话正正堂堂,料着一时驳不倒。”鲁迅《花边文学.“小童挡驾”》:“这就是‘裸体

  • 似曾相识燕归来

    宋.晏殊《浣溪沙》:“一曲新词酒一杯,去年天气旧亭台,夕阳西下几时回?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。小园香径独徘徊。”晏殊名句“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”被后人赞为“天然奇偶”(杨慎《词品》)

  • 背水一战

    指韩信率汉军与赵军作战,背靠河水排开阵势,置之死地而后生,决战取胜之战例。后以此典比喻后无退路,只有拼死进战以求生存。汉王刘邦派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兵数万攻打赵国(今河北地区)。赵王歇和主将陈馀,聚集二十

  • 五湖心

    《史记.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范蠡事越王勾践。既苦身戮力,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。竟灭吴,报会稽之耻。……还反国,范蠡以为大名之下,难以久居;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,难与处安。……乃装其轻宝珠玉,自与其私徒属乘舟

  • 召父杜母

    《东观汉记》卷十五“杜诗”:“杜诗字君公,建武元年(建武,汉光武帝年号,元年为公元二十五年)为侍御史(官名,汉沿习秦时设置,在御史大夫下或在给事殿中,负责检举非法,督察郡县,或奉使外出执行任务),安集

  • 竖子成名

    《晋书.阮籍传》:“(籍)尝登广武,观楚汉战处,叹曰:‘时无英雄,使竖子(指汉高祖刘邦)成名!’登武牢山,望京邑而叹,于是赋‘豪杰诗’。景元四年(即公元二六三年)冬卒,时年五十四。”阮籍清高自负,放荡

  • 投袂而起

    《左传.宣公十四年》:“楚子闻之,投袂而起,屦及于窒皇,剑及于寝门之外,车及于蒲胥之市。”投袂(mèi):投,挥动;袂,袖子。“投袂而起”,意谓振衣袖而起。形容决心奋起逐敌,义无反顾。章炳麟《代拟大元

  • 于飞之乐

    《诗经.大雅.卷阿》:“凤凰于飞,翙翙其羽,亦傅于天。”后因以“于飞之乐”用为比喻夫妇间的和谐亲密。明.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五:“是夜裴越客遂同德容小姐就在舟中,共入鸳帏欢聚。少年夫妇,极尽于飞之

  • 茂陵多病

    同“马卿多病”。司马相如免官后家居茂陵,因以为称。宋李新《浣溪沙.秋怀》词:“未老功名辜两鬓,悲秋情绪入双眉,茂陵多病有谁知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