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桑弧蓬矢

桑弧蓬矢

源见“悬弧射矢”。象征男儿应有大志。唐李白《上安州裴刺史书》:“士生则桑弧蓬矢,射乎四方。”明沈鲸《双珠记.辕门遇友》:“王先生差矣!岂不知男子生,桑弧蓬矢,以射天地四方,何乃为此区区儿女之态。”


并列 桑弧,桑木做的弓。蓬矢,蓬草做的箭。古代诸侯生子后举行的一种仪式,用桑木做的弓和蓬梗做的箭射向四方,象征长大后能守疆固土,抵御四方之难。后用来勉励人要树立远大志向。语出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国君世子生,告于君……射人以桑弧蓬矢六,射向天地四方。”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宾白》:“欲作传奇,不可不存~之志。”△用于勉励人要志在四方,立身扬名。→壮志凌云 志在四方。也作“桑弧蒿矢”、“桑蓬之志”。


【词语桑弧蓬矢】  成语:桑弧蓬矢汉语词典:桑弧蓬矢

猜你喜欢

  • 荆轲歌易水

    指荆轲(Kē科)在易水(今河北省西部,水源出易县境)边慷慨高歌。后以此典比喻慷慨悲壮、视死如归之气概;或比喻士人别离的悲凉场面。荆轲(?——前227年),字公叔,战国末卫国(都帝丘,今河南濮阳县西南)

  • 覆水不返瓶

    同“覆水难收”。宋苏轼《芙蓉城》诗:“一朝覆水不返瓶,罗巾别泪空荧荧。”

  • 无名死

    《论语.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。’”孔子认为人死后如果声名不被世所称道,那将是很遗憾的事。因为它表明死者生前无有建树。后用为哀叹事业不就之典。唐.白居易《初入峡有感》:“常恐不才身,

  • 鹏抟

    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。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(抟,tuán,环绕,盘旋。扶摇,旋风),去以六月息(大风)者也。”《庄子》喻言故事中说,每年六月北海起大风时,鹏鸟就飞往南海。它双翅

  • 螳螂伺蝉,黄雀在后

    同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。唐刘知幾《思慎赋.序》:“孙叔敖譬以螳螂伺蝉不知黄雀在后。”

  • 流风遗韵

    前代流传下来的风俗韵事。郭沫若《伟大的爱国诗人——屈原》:“屈原正是在吴起、商鞅等实行变法的流风遗韵中长大的。”并列 流传下来的风尚、情趣。郭沫若《伟大的爱国诗人——屈原》:“屈原正是在吴起、商鞅等实

  • 项领成

    《诗.小雅.节南山》:“驾彼四牡,四牡项领。”郑玄笺:“四牡者,人君所乘驾。今但养大其领,不肯为用,喻大臣自恣,王不能使也。”后因以“项领成”形容颈项挺硬,挟势骄人,目中无人。唐杜甫《投简咸华两县诸子

  • 上方舄

    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指尚方赐给郎官的鞋子。宋苏轼《次韵王巩南迁初归》诗之一:“愿为尚书郎,还赐上方舄。”

  • 伯游谏

    《后汉书.孝和帝纪》:“旧南海献龙眼、荔支,……临武长汝南唐羌(字伯游),县接南海,乃上书陈状。帝下诏曰:‘远国珍羞,本以荐奉宗庙。苟有伤害,岂爱民之本。其勑太官勿复受献。’由是遂省焉。”东汉和帝因唐

  • 阳春白雪

    宋玉《对楚王问》(见梁萧统《文选》):“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《下里》、《巴人》,国中属而和(跟着合唱)者数千人;其为《阳阿》、《薤露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;其为《阳春》、《白雪》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