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汉月

汉月

南朝 陈张正见《明君词》:“寒树暗胡尘,霜栖明汉月。”汉家或汉时的明月。借指故乡或祖国。唐杜甫《前出塞》诗之七:“已去汉月远,何时筑城还?”唐范摅云溪友议》卷九:“万里隔关山,一心思汉月。”


【词语汉月】   汉语词典:汉月

猜你喜欢

  • 齐人莫如我敬王

    王:指齐宣王。 齐国没有一个人赶得上我这样敬重国王的。 原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。后也用以泛指对别人的无比敬意。语出《孟子.公孙丑下》:“我非尧舜之道,不敢以陈于王前,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。”明.李贽

  • 牍三千

    源见“三千牍”。极言向皇帝进呈奏疏之多。清赵翼《入都依外舅刘午岩先生馆》诗之二:“辛苦虫鱼手自笺,公车曾载牍三千。”

  • 瓜衍之赏

    《左传.宣公十五年》:“晋侯(晋景公)赏桓子狄臣千室(指赏给桓子奴隶千户;狄臣,狄人为奴隶的人),亦赏士伯以瓜衍之县(瓜衍之县,即今山西孝义县北十里之瓜城)。曰:‘吾获狄土,子之功也。微子(若无你),

  • 一现昙华

    比喻事物或人物一出现就很快消失。华,同“花”。景定成《稚伶刘箴俗哀词》之三:“翻成薄命红颜女,一现昙华惹世疑。”参见“昙花一现”。见“昙花一现”。景定成《稚伶刘箴俗哀词》3:“翻成薄命红颜女,~惹世疑

  • 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

    宋.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惟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,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,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。”大自然赐于人们的宝藏永远取用不尽。因以“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”形容十分丰富。也作

  • 民胞物与

    宋张载《西铭》:“民吾同胞,物吾与也。”意谓世人皆为我的同胞,万物俱是我的同辈。后因以“民胞物与”谓泛爱一切人和物。明徐渭《义冢募文》:“坐观蚁穿鸟啄之惨,竟何民胞物与之仁?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十

  • 马不入厩

    同“马愿如羊”。北周庾信《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》:“马不入厩,金不入怀。”【典源】《后汉书·张奂列传》:“芜豪帅感奂恩德,上马二十匹,先零酋长又遣金鐻八枚。奂并受之,而召主簿于诸羌前,以酒酹地曰:‘

  • 厨有悬鱼

    同“羊续悬鱼”。明于谦《初度》诗:“剩喜门庭无贺客,绝胜厨传有悬鱼。”【典源】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三六引三国吴·谢承《后汉书》曰:“羊续好食生鱼,为南阳太守,丞侯俭贡鲤,续受而悬之一岁。俭复致一枚,续乃以

  • 狂夫之言,圣人择焉

    狂夫:无知妄人。 虽狂夫的无知妄言,圣人也加以采择。 表示古代圣人虚心听取各方意见。语出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:“故曰:狂夫之言,圣人择焉。”《汉书.盖宽饶传》:“太子庶子王生予书曰:‘夫君子直而不挺

  • 天山三箭定

    同“天山三箭取”。清 丘逢甲《拟杜诸将五首用原韵》之三:“未许天山三箭定,空闻函谷一丸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