曰若:发语辞,也写作“粤若”。稽:考察。 查考往古之事。语出《书.尧典》:“曰若稽古,帝尧曰放勋,钦明文思安安。”蔡沈传:“曰、粤、越通。古文作粤。曰若者,发语辞。”《逸周书.武穆解》:“粤若稽古,
源见“鸣琴化治”。称美地方吏治廉政轻刑,无为而治。明高启《送乌程冯明府》诗:“县治琴声古,泉香酒味甘。”
《史记.黥布传》:“项籍死,天下定,上置酒。上折随何之功,谓何为腐儒,为天下安用腐儒。”汉刘邦曾说过打天下不需要无用的儒生,要的是能争贯战的勇士。后遂用为咏乱世儒生无能为之典。要勇士,不需要无用的儒生
源见“绨袍惠”。借指急需救助的困中之人。明李东阳《春寒二十韵》:“绨袍范叔谁相恋,大被姜郎且共荣。”
同“幕府莲花”。唐罗隐《乌程》诗:“两府攀陪十五年,郡中甘雨幕中莲。”
《《晋书.郤诜传》:“(郤诜)累迁雍州刺史,武帝(晋武帝司马炎)于东堂会送,问诜曰:‘卿自以为何如?’诜对曰:‘臣举贤良对策,为天下第一(诜字广基,博学多才,泰始中以贤良对策举上第),犹桂林之一枝,崑
同“履霜坚冰”。《后汉书.周䊸传》:“夫涓流虽寡,浸成江河;爝火虽微,卒能燎原。履霜有渐,可不惩革?”【词语履霜】 汉语大词典:履霜
《庄子.齐物论》:“飘风则大和,厉风济则众窍为虚。”谓大风止则所有的窍孔都空寂无声。后以“济窍飘风”比喻毫无影响与作用的事物。严复《救亡决论》:“此奚翅当士子出身之日,先教以赫赫王言,实等诸济窍飘风,
源见“滕公佳城”。美称坟墓。唐杨炯《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》:“坟开白日,终留恨于滕城。”
《庄子.则阳》:“有国于蜗之左角者,曰触氏;有国于蜗之右角者,曰蛮氏。时相与争地而战,伏尸数万,逐北,旬有五日而后反。”后因以“蛮触交争”比喻为小事进行无意义争斗。唐白居易《禽虫》诗之七:“蟭螟杀敌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