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焦头烂额

焦头烂额

源见“曲突徙薪”。又汉桓谭新论.见徵》:“智者讥之云:‘教人曲突远薪,固无恩泽;焦头烂额,反为上客。’盖伤其贱本而贵末也。”原形容因救火烧伤严重。后多以比喻受到沉重打击或处境险恶,以致狼狈不堪的情状。宋陆游《戍卒说沉黎事有感》诗:“焦头烂额知何补,弭患从来贵未形。”


见“破头烂额”。高阳《粉墨春秋》:“周佛海苦笑着说:‘你知道的,这两天我公私交困,~,马上要赶到上海去;这方面只好请你偏劳。’”


解释本指被火烧伤得很严重。现多用来比喻处境十分狼狈或窘迫。

出处汉书·霍光传》:“今论功而请宾,曲突徙薪亡恩泽,(通‘焦’,烧焦)头烂额为上客耶?”

西汉权臣霍光权势正盛时,生活非常奢侈。茂陵的徐福认为:“霍氏一定会灭亡。因为一旦骄奢就不会恭顺,不恭顺就必定会冒犯皇上。冒犯皇上就是大逆不道。地位超过别人的人,一定会受到大家的忌恨。霍氏掌握权柄的日子很久,嫉恨他的人就多了。天下的人都嫉恨他们,他们又倒行逆施,不灭亡还等到什么时候呢?”于是就给皇帝上书说:“霍氏权势太盛,陛下即便厚爱他们,也应该时时加以克制,不要让他们走上毁灭的道路。”上书三次,皇上只回复说:“知道了。”

后来霍氏被诛杀灭亡,凡是告发过霍氏的人都得到了封赏,徐福却没得到。于是有人替他上书说:“臣下我听说,有一个客人去拜访主人,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笔直的,旁边还堆放着柴草,客人就建议主人,要他换成弯曲的烟囱,并将柴草搬得远一点,不然将会有火灾。主人默不作声,没有答应。不久主人家果然失火,街坊邻居都来相救,幸而扑灭了。于是主人杀牛设酒,酬谢他的邻居。救火时被烧伤的人被安排在上座,其他的人按照出力大小依次入座,唯独没有那位建议换烟囱的人。有人就对主人说:‘如果当初你听从客人的话,哪里需要今天的破费?而且始终都不会有火灾!现在论功请客,怎么那位建议换弯曲的烟囱、将柴草搬走的人没有得到报答,那些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反而成了上等客人了呢?’主人这才醒悟,去请那位客人。现在茂陵的徐福几次上书说霍氏将有变故,应该加以防备。假使当初徐福的建议得以采纳,国家现在就不会有割地封爵的花费,大臣也不会有谋反诛灭的祸患。”

皇上采纳了这一建议,赏赐给徐福财物,后来又让他在朝廷担任了官职。


【词语焦头烂额】  成语:焦头烂额汉语词典:焦头烂额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瓢自乐

    同“一瓢自怡”。宋辛弃疾《水龙吟.题瓢泉》词:“人不堪忧,一瓢自乐,贤哉回也!”

  • 观名计利

    《庄子.盗跖》:“子张问于满苟得曰:‘盍不为行?无行则不信,不信则不任,不任则不利。故观之名,计之利,而义真是也’。”孔子的学生子张,向一个苟且贪得(满苟得)的虚构人物提出质问说:为何不行仁义呢?不行

  • 钓碣

    垂钓者在水中所站立的石头。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雅量》:“王僧弥、谢车骑共王小奴许集。僧弥举酒劝谢云:‘奉使君一觞。,谢曰:‘可尔。’僧弥勃然起,作色曰:‘汝故是吴兴溪中钓碣耳。何敢涛张?’谢徐抚掌

  • 翻云覆雨

    唐.杜甫《贫交行》:“翻手作云覆手雨,纷纷轻薄何须数。”宋.黄机《木兰花慢.次岳总干韵》词:“世事翻云覆雨,满怀何止离忧。”翻云覆雨指手向上翻时是云,手向下翻时是雨。比喻反复无常,玩弄手段和权术。亦作

  • 观火

    比喻见事明白透彻。《尚书.盘庚上》:“予若观火。”孔安国传:“我视汝情,如观火。”【词语观火】   汉语大词典:观火

  • 锦绣被原野

    同“锦绣裹山川”。宋苏轼《自净土寺步至功臣寺》诗:“锦绣被原野,金珠散贫贱。”【词语锦绣被原野】   汉语大词典:锦绣被原野

  • 狼狈为奸

    狼和狈常合伙伤害牲畜,因以比喻相互勾结干坏事。《隋唐演义》八五回:“安禄山向同李林甫狼狈为奸。”清.吴趼人《近十年之怪现状》一六回:“好在彼此都是狼狈为奸的,虽彰明较著,亦不妨事。”鲁迅《两地书》三一

  • 汉主新丰

    《史记.高祖本纪》:“更命郦邑曰新丰。”唐.张守节《史记正义》:“《括地志》:‘新丰故城在雍州新丰县西南四里,汉新丰宫也。太上皇时凄怆不乐,高祖窃因左右问故,答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,酤酒卖饼,斗鸡蹴踘

  • 玉容寂寞泪阑干

    玉容:指美女的面庞。阑干:纵横散乱的样子。 形容年轻女子愁容满面,眼泪纵横。语出唐.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玉容寂寞泪阑干,梨花一枝春带雨。”元.关汉卿《望江亭》一折:“我为甚一声长叹,玉容寂寞泪阑干。

  • 婴杵

    同“婴臼”。明陈子龙《会葬夏瑗公》:“自伤旧约惭婴 杵,未敢题君堕泪碑。”【词语婴杵】   汉语大词典:婴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