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独树不成林

独树不成林

一棵树不能成为森林。比喻单个的力量不能成大事。《乐府诗集》卷二十四《紫骝马》题解引《古今乐录》:“梁曲曰:‘独柯不成树,独树不成林。’”也作【孤树不成林】。《红旗谱》卷二:“和大家合伙一块办事有多么好,孤树不成林,孤孤零零地一个人,那里能办好了事?”原作【独木不林】。汉.崔骃《达旨》:“高树靡阴,独木不林。”


主谓 比喻势单力薄,不能成大事。《乐府诗集》卷24《紫骝马》题解引《古今乐录》:“梁曲曰:‘独柯不成树,~。’”△多用于力量方面。原作“独木不林”。汉·崔骃《达旨》:“高树靡阴,独木不林。”也作“独木不成林”、“孤树不成林”、“独木不林”。


【词语独树不成林】  成语:独树不成林汉语词典:独树不成林

猜你喜欢

  • 罗浮之梦

    隋代赵师雄游罗浮山时,夜梦与一素妆女子共饮,女子芳香袭人。又有一绿衣童子,笑歌欢舞。赵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株大梅树下,树上有翠鸟欢鸣,见“月落参横,”但惆伥而已。事见旧题唐代柳宗元《龙城录》。唐代殷尧藩

  • 游必有方

    见〔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〕。主谓 要出游,须告知去处。语出《论语·里仁》: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”明·徐宏祖《徐霞客游记·续编》:“母王夫人勉之曰:‘志在四方,男儿事也。即语称~,不过稽远近

  • 苜蓿香

    同“苜蓿自甘”。明姚夔《送人教谕南阳》诗:“讲馀午帐芙蓉暖,课罢春盘苜蓿香。”

  • 天用莫如龙

    《史记.平准书》:“以为天用莫如龙,地用莫如马,人用莫如龟。”“天用莫如龙”,指在天飞行没有比龙更好的东西。唐.杜甫《遣兴五首》其一:“天用莫如龙,有时系扶桑。”此用《史记》成句,谓六龙驾驭的日车,有

  • 泪堕片石

    源见“堕泪碑”。形容对有德政者的怀念。北周庾信《周柱国楚国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》:“泪堕片石,剑挂孤松,清徽令范,千载馀踪。”

  • 银汉仙槎

    源见“乘槎”。指登天遨游。比喻入朝做官。俞锷《感怀八律用铁厓旧韵》:“银汉仙槎缘已断,更何消息问君平?”

  • 使愚使过

    见“使贪使愚”条。【词语使愚使过】  成语:使愚使过汉语大词典:使愚使过

  • 长舌

    《诗.大雅.瞻卬》:“妇有长舌,维厉之阶。”郑玄笺:“长舌,喻多言语。”后以“长舌”谓好说闲话,搬弄是非。汉 焦赣《易林.家人之谦》:“尹氏伯奇,父子相离,无罪被辜,长舌为灾。”【词语长舌】   汉语

  • 得性

    《诗.小雅.鱼藻》“鱼在在藻”毛传:“鱼以依蒲藻为得其性。”后以“得性”谓合其情性。南朝 宋谢灵运《道路忆山中》诗:“得性非外求,自己为谁纂。”南朝 梁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草木不夭,昆虫得性。

  • 一将功成万骨枯

    唐.曹松《己亥岁》:“泽国江山入战图,生民何计乐樵苏。凭君莫话封侯事,一将功成万骨枯。”曹松这首诗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性,和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;“一将功成万骨枯”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将自己的荣华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