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玄女授符

玄女授符

史记.五帝本纪》:“黄帝者,少典之子,姓公孙,名曰轩辕。”正义引《龙鱼河图》载:蚩尤作乱,“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,乃仰天而叹。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,制伏蚩尤,帝因使之主兵,以制八方”。后遂以“玄女授符”谓传授经策、术法。唐崔融《嵩山启母庙碑》:“振夔鼓,载龙旗,天则玄女授符,地则黄神降斗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正义引《龙鱼河图》云:“黄帝摄政,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,并兽身人语,铜头铁额,食沙石子,造立兵仗刀戟大弩,威振天下,诛杀无道,不慈仁。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,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,乃仰天而叹。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,制伏蚩尤,帝因使之主兵,以制八方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十五引《黄帝玄女战法》曰:“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,黄帝归于太山,三日三夜,雾冥,有一妇人,人首鸟形。黄帝稽首再拜,伏不敢起。妇人曰:‘吾玄女也,子欲何问?’黄帝曰:‘小子欲万战万胜。’遂得战法焉。”

【今译】 上古时代神农氏日衰,由轩辕黄帝代理政事。当时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,形状怪异,铜头铁额,能吞吃沙石,他们横行天下,滥加杀戮。万民拥护黄帝,黄帝用仁义不能禁服蚩尤,与蚩尤战斗又不胜。天帝派遣玄女下界,玄女是人首鸟身,黄帝伏地而拜,玄女道:“我是玄女,你想要求什么?”黄帝说:“我希望能战无不胜。”于是玄女传授给他兵符战法,终将蚩尤制服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传授经策、术法。

【典形】 九天玄女、玄女传兵符、玄女符、玄水降灵、玄女授符。

【示例】

〔九天玄女〕 唐·罗隐《后土庙》:“九天玄女犹无圣,后土夫人岂有灵。”

〔玄女传兵符〕 宋·梅尧臣《观何君宝画》:“坐中吾侪趣已异,又喜玄女传兵符。”

〔玄女符〕 唐·孟郊《献汉南樊尚书》:“心开玄女符,面缚清波人。”

〔玄水降灵〕 北周·庾信《周上柱园齐王宪神道碑》:“少有壮志,颇救兵书,玄水降灵。穀城授策。”

〔玄女授符〕 唐·崔融《嵩山启母庙碑》:“振夔鼓,载龙旗,天则玄女授符,地则黄神降斗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北斗喉舌

    《后汉书.李固传》:“今陛下之有尚书,犹天之有北斗也。斗为天喉舌,尚书亦为陛下喉舌。斗斟酌元气,运平四时。尚书出纳王命,赋政四海,权尊势重,责之所归。”东汉人李固,曾用北斗为天的喉舌比喻尚书为皇帝的喉

  • 彩服娱亲

    同“彩衣娱亲”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觐圣》:“丹心靖主,方在今朝;彩服娱亲,何妨异日。”

  • 衷甲

    《左传.襄公二七年》:“辛巳,将盟於宋西门之外,楚人衷甲,……”春秋鲁襄公二十七年(公元前五四四年),秋天辛巳日,各国(齐、晋、楚、郑、宋、卫、陈等)代表就要在宋国西门外签订“非战公约”,这时楚国代表

  • 梁王兔苑

    源见“梁园赋雪”。借指贵族豪华的游宴之所。唐罗隐《所思》诗:“梁王 兔苑荆榛里,炀帝 鸡台梦想中。”

  • 郊寒

    同“郊寒岛瘦”。宋朱熹《西江月》词:“句稳翻嫌白俗,情高却笑郊寒。”【词语郊寒】   汉语大词典:郊寒

  • 织当访婢

    纺织的事应当问婢女。谓凡事应向熟悉这件事的人请教,不必论其身分如何。《宋书.沈庆之传》:“耕当问奴,织当访婢。”【词语织当访婢】  成语:织当访婢汉语大词典:织当访婢

  • 大夫树

    同“大夫松”。唐张说《药园宴武辂沙将军赋得洛字》诗:“风高大夫树,露下将军药。”

  • 治世之音安以乐

    治世:太平盛世。 太平盛世的音乐安逸而欢乐。语出《诗.周南.关雎.序》:“治世之音安以乐,其政和。”《礼记.乐记》:“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,其政和。……声音之道,与政通矣。”宋.李攸《宋朝事实》卷一四

  •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

    《三国演义》一〇四回载:三国 蜀军主帅诸葛亮病死军中,蜀将姜维等秉其遗命,秘不发丧,缓缓退军。魏军主帅司马懿(字仲达)率军追击,遥见蜀军帅旗,诸葛亮纶巾羽扇端坐车上(实是木人)。懿恐中计,勒马逃回。百

  • 猿臂不侯

    同“李广难封”。宋陆游《谢周枢使启》:“志士弗忘在沟壑,固当坚马革裹尸之心;薄福难与成功名,第恐有猿臂不侯之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