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白衣送酒

白衣送酒

南朝 宋檀道鸾续晋阳秋.恭帝》:“王弘为江州刺史,陶潜九月九日无酒,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菊盈把,坐其侧。未几,望见一白衣人至,乃刺史王弘送酒也。即便就酌而后归。”后因以为重阳故事。亦用作朋友赠酒或饮酒、赏菊的典故。宋苏轼《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》:“白衣送酒舞渊明,急扫风轩洗破觥。”明高明《二郎神.秋怀》曲:“满城风雨还重九,白衣人送酒,乌纱帽恋头。”


【典源】 南朝宋·檀道鸾《续晋阳秋》:“陶潜九月九日无酒,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盈把,坐其侧,未几,望见白衣人至,乃王弘送酒也,即便就酌,醉而后归。”南朝梁·萧统《陶渊明传》:“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,久之,满手把菊,忽值 (王) 弘送酒至,即便就酌,醉而归。” 《宋书·隐逸传》、《南史·隐逸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晋代陶潜字渊明 (一说名渊明,字元亮),隐居田园,嗜酒好饮。曾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,因无酒可饮,只坐在宅旁菊花丛中,摘菊花满把消遣,远远望见有白衣仆役向这边走来,原来是刺史王弘派人来送酒,于是立刻打开便饮,酒醉而归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赠酒、饮酒,或咏重阳节风物。

【典形】 白衣不至、白衣酒、白衣来、白衣送酒、白衣有意、陶令贫无酒、望白衣、阻却王弘、欢因送酒来、陶潜无酒。

【示例】

〔白衣不至〕 宋·陈与义《粹翁用奇父韵赋九日》:“白衣终不至,渺渺空愁予。”

〔白衣酒〕 唐·罗隐《菊》:“千载白衣酒,一生青女霜。”

〔白衣来〕 宋·辛弃疾《水调歌头·九日游云洞》:“酒亦关人何事,政自不能不尔,谁遣白衣来。”

〔白衣送酒〕 宋·张孝祥《郡侯遣骑至山中名醖》:“青壁倚天元未见, 白衣送酒故相关。”

〔陶令贫无酒〕元·萨都拉《病中杂咏》之六:“陶令贫无酒,郎官菊也无。”

〔望白衣〕 宋·杨万里《重九日两仍菊花未开》:“闭门幸免吹乌帽,有酒何须望白衣。”

〔阻却王弘〕 元·乔吉《折桂令·重九后一日游蓬莱山》:“重阳雨冷风清,阻却王弘,淡了渊明。”


【词语白衣送酒】  成语:白衣送酒汉语词典:白衣送酒

猜你喜欢

  • 拔围出夫

    《晋书.刘遐传》:“刘遐妻,邵续女,骁果有父风。遐为石季龙所围,妻单将数骑拔出遐于万众之中。”晋人刘遐妻英勇善战,有一次刘遐与石虎作战,被团团包围。刘遐妻带领几个勇士冲入重围,救出了自己的丈夫。此事为

  • 邵平圃

    同“邵平田”。元许有孚《摸鱼子》词:“有双桧亭台,万荷池沼,安我邵平圃。”【词语邵平圃】   汉语大词典:邵平圃

  • 剑合丰城

    源见“丰城剑气”。比喻久别重逢。《古今小说.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“珠还合浦重生采,剑合丰城倍有神。”

  • 陶白

    源见“陶白之资”。指陶朱公、白圭。借指商贾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守塉》:“奇士之居也,进则侣鸿鸾以振翮,退则参陶 白之理生,仕必霸王,居必千金。”【词语陶白】   汉语大词典:陶白

  • 集矢之的

    源见“集矢”。比喻众人所指摘的对象。李大钊《国情》:“自《临时约法》为集矢之的,而世之谈国情者众。”偏正 被许多箭射中的靶子。比喻被众人集中指责的对象。语本《左传·襄公二年》:“郑成公疾,子驷请息肩于

  • 国士

    全国推仰的才士。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诸将易得耳,至如信者,国士无双。”意思是象韩信这样的人才,在全国挑不出第二个。【词语国士】   汉语大词典:国士

  • 广客蛇

    源见“杯弓蛇影”。指胸腹之疾。宋刘筠《属疾》诗:“暂困秦王痔,无疑广客蛇。”

  • 千岩万壑

    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顾长康从会稽还,人问山川之美,顾云:‘千岩竞秀,万壑争流,草木蒙笼其上,若云兴霞蔚。’”后用“千岩万壑”形容峰峦与山谷极多。唐 谷神子《博异志.阴隐客》:“正立而视

  • 朗陵公

    《文选》卷二十五晋.傅长虞(咸)《赠何劭王齐.序》:“朗陵公何敬祖,咸之从内兄。”唐.李善注:“臧荣绪《晋书》曰:‘何劭袭封朗陵郡公。’”晋人傅咸和何劭是从内兄关系,何劭是朗陵郡公。后遂用为咏内兄之典

  • 上梁不正下梁歪

    《缀白裘.〈铁冠图.夜乐〉》:“不要怪他们,这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。”比喻居上的人行为不正,不能以身作则,下边的人也会跟着仿效。明.冯梦龙、清.蔡元放编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六十二回:“尊如天地赫如神,何事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