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书同文,车同轨”。借指国家的文物制度。《宋书.傅弘之传》:“若其怀道畏威,奉王受职,则通以书轨,班以王规。”宋苏轼《淮阴侯庙记》:“书轨新邦,英雄旧里。”【词语书轨】 汉语大词典:书轨
见〔世间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〕。
旧题南朝梁.孙柔之《瑞应图》:“王者宴不及醉,刑罚中,人不为非,则银瓮出。”(据《初学记》卷二十七引)旧时传说有神奇的银瓮,当遇国家政治清明时,此物就会出现。后用为借瑞应称美时政的典故。唐.杜甫《洗兵
同“伯牙绝弦”。清王士禛《阅先兄西樵故书泣赋》诗:“痛绝人琴今已矣,牙生从此竟摧弦。”
同“狗监揄扬”。清龚自珍《汉朝儒生行》诗:“武昭以还国威壮,狗监膺媒尽边将。”
《史记.春申君列传》:“赵使欲夸楚,为瑇瑁簪,刀剑室以珠玉饰之,请命春申君客。春申君客三千余人,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,赵使大惭。”后因以“三千珠履客”指豪门为数众多的门客。唐李白《寄韦南陵冰》诗:“
源见“赤帝子”、“中原逐鹿”。喻消灭敌人,争夺天下。明张凤翼《红拂记.同调相怜》:“风尘暗四郊,奋英豪,斩蛇逐鹿谁能料?”并列 比喻封建时代群雄角逐,争夺统治权。语本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高祖被酒,夜
《论语.颜渊》:“司马牛忧曰:‘人皆有兄弟,我独亡!’子夏曰:‘商闻之矣“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”,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之内,皆兄弟也,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!’”司马牛名耕,字子牛,春秋时宋国人
同“闻鸡起舞”。唐元稹《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》:“运甓调辛苦,闻鸡屡寝兴。”
三国 魏阮籍《为郑冲劝晋王笺》:“临沧洲而谢支伯,登箕山以揖许由。”后因以“沧洲”称隐者的居所。唐杜甫《曲江对酒》诗:“吏情更觉沧洲远,老大悲伤未拂衣。”唐岑参《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》诗:“君虽在青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