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禀性难移

禀性难移

一般指多年形成的习性无法改变,有时也形容不改变信仰,立场坚定。高获字敬公,汝南新息(今河南息县)人,少时游学京师,是光武帝刘秀的旧识。东汉初,他的老师欧阳歙犯法下狱,高获头戴铁冠,身着犯人受刑的斧锧,来见刘秀,请求赦免。刘秀接见了他,对他说:“我想委任您作官,不过,您要改变一下自己的老脾气。”高获回答道:“我的脾性是父母遗传给我的,不可能因陛下的好恶而改变。”说完后,便告辞而去,浪迹江湖而死。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82第2711页《高获传》:“高获字敬公,……少游学京师,与光武有旧。师事司徒欧阳歙。歙下狱当断,获冠铁冠,带铁锧,诣阙请歙。帝虽不赦,而引见之,谓曰:‘敬公,朕欲用子为吏,宜改常性。’获对曰:‘臣受性于父母,不可改之于陛下。’出使辞去。”

【例句】:

明·徐《杀狗记·谏兄触怒》:“他纵无怨恨之心,奈绝无顺从之美,正所谓江山易改,禀性难移。” 《鲁迅书信集·致赵家璧》:“序言总算弄好了,连抄带做,大约已经达到一万字;但‘江山好改,本性难移,无论怎么小心,总不免发一点‘不妥’的议论。”


见“江山易改,禀性难移”。梁斌《红旗谱》2卷:“人的~,这孩子也不知迷了哪一窍,一辈子也算完了。”


【词语禀性难移】  成语:禀性难移汉语词典:禀性难移

猜你喜欢

  • 走章台马

    同“走章台”。清毛奇龄《戴公子生儿适大理君迁京兆信至》诗:“有客能传京兆书,阿翁已走章台马。”

  • 广长舌

    《法华经》卷六《如来神力品》:“现大力神,出广长舌,上至梵世。”佛教说佛有三十二相,第二十七为广长舌相,言舌叶广长。后用为能言善辩之喻。宋.朱熹《后洞山口晚赋》诗:“从教广长舌,莫尽此时心。”偏正 佛

  • 扫地无遗

    见“扫地以尽”。《晋书·惠帝纪》:“魏晋以来之积,~。”【词语扫地无遗】  成语:扫地无遗汉语大词典:扫地无遗

  • 鵷动鹭飞

    源见“鹭序鵷行”。比喻朝官上朝。唐李庾《两都赋.西都赋》:“太傅在前,少傅在后;载言载笔,出纳谟诰;鵷动鹭飞,振玉锵金。”

  • 宁为鸡口,勿为牛后

    比喻宁可作小者的首脑,不作大者的后随。《史记.苏秦列传》:“鄙谚曰:‘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。’今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异于牛后乎?”“牛后”即牛的肛门。【词语宁为鸡口,勿为牛后】  成语:宁为鸡口,勿为牛

  • 席不暇煖

    见“席不暇暖”。唐·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白孤剑谁托,悲歌自怜,迫于恓惶,~。”

  • 高卧东山

    东山:山名。在今浙江上虞县西南,东晋谢安曾隐居于此。后以高卧东山比喻隐居不仕。谢安(320-385年),字安石,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。出身士族,四十多岁时才出来做官,孝武帝司马曜时任宰相。在他的领

  • 章缝

    同“章甫缝掖”。明张居正《谢赐貂鼠疏》:“昔宋祖开疆重武,远颁介胄之臣;今明主稽古右文,特赐章缝之侣。”【词语章缝】   汉语大词典:章缝

  • 朽木粪土

    源见“朽木不可雕”。喻指不堪造就的人。金王若虚《〈论语〉辨惑》:“宰予昼寝,夫子有朽木粪土之喻。”见“朽木粪墙”。汉·王充《论衡·问孔》:“~,败毁不可复成之物,大恶也。”【词语朽木粪土】  成语:朽

  • 寒谷纳白驹

    源见“白驹空谷”。喻贤士隐居山野。三国 魏 郭遐周《赠嵇康》诗:“岩穴隐傅说,寒谷纳白驹。”寒谷,一本作“空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