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鸿爪雪泥”。清黄景仁《和仇丽亭》:“鸿爪游踪首重回,经年褦襶逐尘埃。”【词语鸿爪】 汉语大词典:鸿爪
《诗.齐风.甫田》:“未几见兮,突而弁兮。”孔颖达疏:“未经几时而更见之,突然已加冠弁为成人。”后因以“突弁”形容人成长迅速。唐刘禹锡《谪九年赋》:“突弁之夫,我来始黄;合抱之木,我来犹芒。”【词语突
《后汉书.矫慎传》:“〔吴苍〕遗书以观其志曰:‘仲彦足下,勤处隐约,虽乘云行泥,栖宿不同,每有西风,何尝不叹。’”云在天,泥在地。后以“云泥”比喻相去甚远,差别很大。南朝 梁荀济《赠阴梁州》诗:“云泥
同“目无馀子”。刘泽湘《过西山辟支生墓》诗:“胸有千秋梦日边,目空馀子超尘表。”
同“湘妃竹”。唐白居易《江上送客》诗:“杜鹃声似哭,湘竹斑如血。”清唐孙华《笔床》诗:“湘竹离离欲作堆,书签砚匣自追陪。”【词语湘竹】 汉语大词典:湘竹
源见“锦囊佳句”。谓积累诗作。元沈禧《一枝花》曲:“诗裁锦囊奚奴捕,醉压雕鞍侍女扶。”
源见“逃债台”。喻指解除忧愁之妙处。清 丘逢甲《秋怀叠前韵》之七:“愁城欲藉酒杯开,中有周王避债台。”【典源】 《汉书·诸侯王表序》:“自幽、平之后,日以陵夷,……分为二周,有逃责(债)之台,被窃鈇之
同“陈抟堕驴背”。清 吴用威《纪事》诗:“叩马六军成此句,堕驴一笑是何年?”
《文选.张衡〈东京赋〉》:“秦政利觜长距,终得擅场。”薛综注:“言秦以天下为大场,喻七雄为斗鸡,利喙长距者终擅一场也。”此以斗鸡场比喻秦国以强盛,并吞六国,专据一场。后以“擅场”喻技艺超群。唐杜甫《冬
唐.李商隐《杂纂》卷上记载:“花间喝道,看花泪下,苔上铺席,斫却垂杨,花下暴裩,游春重载,石筍系马,月下把火,妓筵说俗事,果园种菜,背山起楼,花架下养鸡鸭,对花啜茶,煮鹤烧琴”为“杀风景之事”。原指有